字好书
送孔郎中赴陕郊

《送孔郎中赴陕郊》

时间: 2025-04-26 22:28:35

诗句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振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8:35

原文展示

送孔郎中赴陕郊
作者:苏轼 〔宋代〕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振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白话文翻译

狂风袭面,黄沙飞扬,西出崤函,脱离了尘世的污垢。
使君从古老的徐州而来,声响震动了河潼和殷关的右岸。
十里长亭传来鼓声和号角,一川的秀美风光映衬着花柳。
北望飞阁,黄河水流滚滚而下,南面青山如岘山高耸。
东风吹开了美丽的山谷,清水翻动着葡萄美酒。
诉讼的庭院生满了杂草,过客如云,却都闭口不言。

注释

  • 惊风:猛烈的风。
  • 崤函:指的是崤山和函谷关,地名。
  • 尘垢:污垢,指世俗的纷扰。
  • 使君:指孔郎中的称谓。
  • 声振河潼殷关:声响传递到河流和关口,形容声音宏亮。
  • 长亭:长长的亭子,通常是旅途中的休息处。
  • 鼓角:军号和鼓声,传达战事或出征的信号。
  • 飞槛:高高的楼阁,北边的风景。
  • 渌水:清澈的水。
  • 蒲萄酒:指美味的葡萄酒。
  • 诉讼:指法律诉讼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而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种形式,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送孔郎中赴陕郊》是苏轼在送别友人孔郎中赴陕郊时所作。此时正值政治动荡,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主题为主线,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开篇的“惊风击面黄沙走”直接引入了诗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气氛,仿佛诗人和友人正身处于狂风怒号的环境中,象征着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西出崤函脱尘垢”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出行的祝福,象征着摆脱世俗的束缚,去往更为广阔的天地。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长亭的鼓角声、秀丽的山川景色,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美好。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美感。

最后两句则转向对过客的沉思,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寓意深刻。整首诗在送别的情感中融入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惊风击面黄沙走:描绘旅途的艰难,风沙四起,显示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
  2. 西出崤函脱尘垢: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奔向更为美好的生活。
  3. 使君来自古徐州:提到友人的身份,表明对其的尊重。
  4. 声振河潼殷关右:强调友人的声名远扬,影响深远。
  5. 十里长亭闻鼓角:展现旅途中的景象,鼓声和号角交织,充满了战争气息。
  6. 一川秀色明花柳:描绘自然景色的优美,形成鲜明的对比。
  7. 北临飞槛卷黄流:北方的景色壮观,黄河奔腾而去。
  8. 南望青山如岘首:南方的山川高耸,展现出自然的伟力。
  9. 东风吹开锦绣谷:东风带来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10. 渌水翻动蒲萄酒:水波荡漾,描绘了丰收和欢庆的场景。
  11. 讼庭生草数开樽:法院环境荒凉,隐喻社会动荡和人们的沉默。
  12. 过客如云牢闭口:过路人虽然众多,却都默默无言,暗含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过客如云”,形象地表达了过往行人的数量和匆忙。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音韵美感。
  • 拟人:如“东风吹开锦绣谷”,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惊风、黄沙:象征动荡不安的外界环境。
  • 长亭、鼓角:代表旅途的开始与离别的情感。
  • 青山、渌水:自然的美好,象征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蒲萄酒:美酒象征欢乐与丰收,反映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与祝福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与人生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离别与旅途
    c. 友情
    答案:b

  3. “过客如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送别过程中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送孔郎中赴陕郊》和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围绕送别展开,但苏轼更注重自然风光的描绘与社会感慨,而李白则更强调友情的深厚和离别时的愁绪。

参考资料

  • 《苏东坡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送韩宗弼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 西轩画枯木怪石 车浮〈并序〉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扬州五咏 平山堂〈欧阳永叔所建。〉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 病后白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锦绅 奇花异卉 肉腰刀 胡作非为 包含瓯的词语有哪些 斫方为圆 带金佩紫 音字旁的字 颀晰 片字旁的字 准遵 白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成年累月 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之不预 包含鸢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