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04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作者: 苏轼 〔宋代〕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我朋友顾子敦,身躯和胆略都非常出众。
他身材魁梧,肚子宽大,不仅仅会贮藏书籍与历史。
容得下几百个人,随便一笑就能化解万事。
他在江海中漂泊了十年,从未见过愤怒或快乐。
为人磨刀准备宰羊和猪,喝酒与邻里欢聚。
归来时像做了一场梦,他的面颊愈加丰腴美丽。
平生写奏章的手,浓墨涂抹在黄纸上。
总有一天要在燕然山铭刻功名,
在朝堂上穿上剑履。
忽然间面向河朔,坐下来思念东郡的水。
黄河奔流不息,如同他那无畏的勇气。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丰富,风格多样,是宋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是苏轼送别朋友顾子敦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思考。
此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诗人通过对好友顾子敦的描写,展示了其壮丽的气度与宽广的胸怀。开篇即以“躯胆两俊伟”展现顾子敦的非凡形象,接着以“便便十围腹”形象化地描绘了他的体态,使人对其产生直观的认识。诗中不乏细腻的情感表达,诸如“归来如一梦”,流露出诗人对朋友归来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不仅是对好友的送别,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经历了十年的漂泊与思索后,诗人以“磨刀向猪羊”和“酾酒会邻里”来映射生活的平淡与真实,传达出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珍视友情与生活的点滴。
另外,诗中提到的“会当勒燕然”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一联“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则以黄河的奔流不息比喻顾子敦的勇气,寓意深远。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介绍好友,强调其身心之美。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形容他体态魁梧,同时知识渊博。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说明他的气度广博,和蔼可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讲述他经历的十年生活,表明淡泊名利。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生活日常,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归来之时的美好感受,形象生动。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表达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自豪感。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指望未来能有所作为,追求理想。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反思过往,寄情河水,表明思乡之情。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强调黄河的恒久与勇气的持久。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好友的赞美,将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诗中称赞顾子敦的哪一方面?
诗中提到的“十围腹”形容了什么?
“归来如一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和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顾子敦奉使河朔》的诗意及其在古典文学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