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5:58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
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
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
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南归之路。诗人看到云州的三万骑兵快速南下,像飞鹰一样迅猛。回首望去,夕阳下的星星与低飞的雁影相映成趣,孤独的城池里,月光陪伴着僧侣。在边关敲响了通行的信号,府邸却被冰封,无法通行。归程中无处谈论边境的事,只能在归溪边夜间撒下鱼网。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边塞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边疆的风土人情以及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当时边境频繁遭受侵扰,战事不断,士兵和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诗人写作此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南归之路,情境非常生动,带有浓厚的边塞风情。开篇“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骑兵的雄壮气势,给人一种紧迫感与不安。接下来的“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孤独、萧瑟的气氛,表现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描绘了边关的严峻与冷酷,令人感受到无处可去的迷茫和无奈。最后一句“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则暗示了诗人对边境局势的无能为力,归途的孤独与渔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倍感凄凉。
全诗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归途的孤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士人对国事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中“云州三万骑”指的是:
A. 三万名士兵
B. 三万名商人
C. 三万名农民
诗中“孤城月伴僧”表明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战斗的豪情
“无处论边事”中的“边事”指的是什么?
A. 边境的事务
B. 经济问题
C. 家庭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