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30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
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禁苑对着生台,寻求老师来到绿槐树下。
寺院高耸,猿猴观看讲经,钟声响起,鸟儿知晓斋戒。
扫石头时,月光照耀着笤帚,过滤泉水时,花瓣满筛。
归来时恰逢圣节,吟唱着步入尧帝的台阶。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现出对佛教和道教的思考,常以自然为题材,语言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诗创作于诗人回到蜀地之际,正值节日,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欣赏,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喜鸾公自蜀归》是李洞的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节日的热爱。开篇即设定了一个优雅的环境,禁院与生台的对望,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信仰的和谐共存,猿猴在静静地聆听佛法,鸟儿则因钟声而知晓斋戒的时刻,表现了自然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应。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热爱。月光下扫石,泉水中过滤花瓣,既有对清净环境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最后,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欢庆与对古代圣贤的敬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归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理想与信仰的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喜鸾公自蜀归》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洞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尧阶”象征什么?
A. 自然
B. 理想与德行
C. 学问
D. 节日
“扫石月盈帚”中的“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
B. 美好与宁静
C. 知识
D.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