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9:08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
——苏辙 〔宋代〕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
奈何处朝市,日耗太仓积。
中心久自笑,公议肯相释。
终然幸宽政,尚许存寄秩。
经年汝南居,久与茅茨隔。
祠官一扫空,避就两皆失。
父子相携扶,里巷行可即。
屋敝且圬墙,蝗余尚遗粒。
交游忌点染,还往但亲戚。
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诘。
余年迫悬车,奏莫屡濡笔。
籍中顾未敢,尔后傥容乞。
幽居足暇豫,肉食多忧栗。
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
我躲在山林间,穿着粗衣,吃着野菜和栗子。
可惜在朝市中,日子消耗太过,仓库里的积蓄渐渐减少。
心中常常自我调侃,难道大家都愿意让我解脱?
最终幸而宽政,仍然允许我保留官职。
在汝南居住多年,久与茅草屋隔离。
祠堂的官吏被一扫而空,躲避之后两者皆失。
父子相互扶持,走在乡间小巷中。
屋子破旧且墙壁斑驳,蝗虫留下的粮食仍然未清理。
交游不再交际,只和亲戚往来。
闭门在家便感到衰病,拒绝外界的挑剔和质问。
余生被迫悬挂在车上,奏乐时难以频繁提笔。
在籍中查看未曾敢,今后偶尔求助他人。
幽静的居所足够悠闲,肉食反而增添了忧虑。
永远怀念城东的老友,未能尽享长年的技艺。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以诗、文、词俱佳而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之际,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通过描绘苏辙辞官后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展示了一种简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接下来,他描绘了在朝市中生活的艰难,和日渐减少的财富,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整首诗语气中透出一丝无奈与自嘲,面对社会的压力和现实的无情,诗人以自我调侃的方式寻求内心的解脱。同时,诗中反复提及的“闭门”“杜口”体现了他对外界的拒绝,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诗人以“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收尾,传达了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及对长久技艺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怀旧与回归的情感。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词测试: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衣草食芋栗”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诗人在诗中对外界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苏辙的诗更加显现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