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宪仲哀词(并叙)

《李宪仲哀词(并叙)》

时间: 2025-05-06 19:05:14

诗句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

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

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

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

乃以遗存,曰:此亦仁人之馈也。

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

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者哉。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瓚。

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

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

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

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5:14

原文展示

《李宪仲哀词(并叙)》 作者:苏轼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乃以遗存,曰此亦仁人之馈也。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者哉。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瓚。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白话文翻译

我的同年朋友李君名叫惇,字宪仲。他贤德且有才华,不幸早逝,我未能与他交游,而我已经认识他的儿子廌多年了。廌曾在南京见我时,哭着说:“我祖母、边母、马前母、张母与您之丧,皆未埋葬,家中贫困不敢以饥寒为忧,四位亲人都未安葬,死后无法瞑目。”恰逢故人梁先吉老听说我准备回去耕作阳羡,特地送我十匹绢和百两丝作为礼物,我推辞了。于是他留下说:“这也是仁人之馈赠。”接着我又作诗,告知李君和廌,愿意帮助他们。廌今年二十五岁,他的文采出众,气节非凡,怎么会是个穷困之人呢?人生如梦,总有觉醒的一天,百年时间尚未满。何必为已逝之人哀伤,长眠于孤馆之中。想到我和他同年出生,时间短暂如日月。盐车困住骐骥,烈火焚毁圭璧。后辈中有杰出之才,言语已显精悍。萧然如野鹤的姿态,谁还识得那中散的风采。生者寄身于大地,死者又有谁不是尘埃?唉,你独自远游,不识黄土的温暖。推衣助孝子,浇灌滋润亨通。谁能脱离左骖之苦,大事不可耽误。

注释

  • 李君讳惇,字宪仲:李惇是作者的同年好友,字宪仲。
  • :李惇的儿子,因父亲去世而感到悲痛。
  • 四丧未举:指李惇的四位亲属尚未安葬。
  • 仁人之馈:指梁先吉的赠礼是仁爱之人所给予的。
  • 长眠寄孤馆:指死者长眠于孤独的住所。
  • 盐车困骐骥:比喻有才能的人被困于生活困境中。
  • 左骖:古代用于驾车的马,象征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质,也有细腻深情的表达,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李宪仲哀词》是苏轼悼念已故好友李惇的作品。李惇早逝,给其家族带来困境,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李惇的怀念和对其家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生死与人情的复杂感受。

诗歌鉴赏

《李宪仲哀词》通过对李惇及其家族的深切悼念,展现了苏轼对生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开篇即以李惇的贤德与早逝引入,表达了对未能与其交游的惋惜之情。廌的悲恸与无奈展现了李家在丧失亲人后的困境,尤其是“贫不敢以饥寒为戚”一句,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丧失亲人后的无助。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瓚”,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才能与命运的矛盾,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生有奇才的描写,则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生死无常,仍希望后辈能够脱颖而出。

而最后几句“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则是对生者的劝勉,提醒世人珍惜生命、及时行孝。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生者的关心,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介绍李惇的身份与名字。
  2. 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赞美李惇的才华与不幸的早逝。
  3. 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表达对未能与李惇交游的遗憾,以及对其子廌的熟悉。
  4. 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廌在南京见到苏轼,因父亲的丧失而悲痛,提到多位亲人未安葬。
  5. 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描述李家因贫困而不敢因饥寒而悲伤,四位亲人未葬,令人无法安眠。
  6. 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提到梁先吉老知道苏轼要回去耕作,特意赠送礼物。
  7. 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描述梁先吉送了十匹绢和百两丝,苏轼推辞但最终还是收下。
  8. 乃以遗存,曰此亦仁人之馈也:苏轼接受礼物,认为这是仁者的馈赠。
  9. 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作诗告知李惇与廌,期望能帮助他们。
  10. 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赞美廌的才华与气节。
  11. 此岂终穷者哉:反问廌是否会永远贫穷。
  12.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人生如梦,总会醒来,时间尚未到达百年。
  13.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不必为逝去的人感到悲伤。
  14.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感叹同年生的朋友,时间短暂。
  15.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瓚:比喻人才被困,理想被毁。
  16. 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赞美后辈中有优秀人才。
  17. 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形容后辈的高雅姿态,问谁能识得。
  18. 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生者寄身于大地,死者皆为尘埃。
  19. 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惋惜李惇为客,不识故土。
  20.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呼唤大家应及时助人,行孝。
  21.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感叹人生不易,重要事情不能耽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盐车困骐骥”比喻才能被困住。
  • 对仗:如“长眠寄孤馆”和“推衣助孝子”,形成工整的对照。
  • 排比:如“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母”,增强了哀伤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对生者的劝勉,思考了生与死的哲理,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彰显了人情冷暖和生命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盐车:象征逆境中的困顿。
  • 骐骥:象征有才华的人。
  • 黄土:象征故土与归属感。
  • 孤馆:象征逝者的孤独与长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惇的字是什么?

    • A. 子瞻
    • B. 宪仲
    • C. 廌
    • D. 先吉
    • 答案:B
  2. 苏轼认为廌的文采如何?

    • A. 平庸
    • B. 卓越
    • C. 笨拙
    • D. 一般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盐车困骐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富贵
    • B. 才华被困
    • C. 自由与梦想
    • D. 贫穷与苦难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豪放与对生活的热爱。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但更偏向于豪情与饮酒作乐。
  • 杜甫《春望》:在生死与国家兴亡的关切中,表现出深沉的忧虑与悲哀。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赠李德载二首 其二 秋兴 上巳日洛岸独游寄陈永宁 晨起二首 雪晴苦寒 小雨效韦体 赵德麟有诗言过万寿县得玉芝乃以供一醉之味 许同尘示张八侍郎避暑览馆中旧题绝句俾之同 元忠学士八兄耒离京师远蒙追送许惠服丹法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品字坑 抱雪向火 鼻字旁的字 杨妃春睡 包含呜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停驻 过甚其辞 襜衣 寒附火者 舟字旁的字 奸结尾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拨嘴撩牙 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握钩伸铁 仙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