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2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33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万里归。
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
可怜众热能偏舍,自是登真限莫违。
书到乡人望还舍,晋陵玄鹤已孤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面容清秀、眼睛如碧玉般明亮的人,六月的某一天,他从远方归来。虽然嘴上不谈过去的噩梦,他的心中却常常怀念蜀地的秋天衣物。可惜在众多的热情中他却能偏偏放弃,这正是因为他本就受限于登真之道。书信寄到乡里,乡人们期待着他的归来,而晋陵的玄鹤早已孤独地飞去。
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作品风格豪放、清新,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挽诗写于苏轼的友人米黻去世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方瞳正碧貌如圭”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的外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接着,诗人以“六月相逢万里归”引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却又因“口不谈时经噩梦”而暗示着对过去的伤痛,显示出复杂的情感。中间部分通过对蜀地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往昔岁月的追忆。最后两句则用“书到乡人望还舍”传达了对友人逝去后的悲伤,而“晋陵玄鹤已孤飞”则暗示着生命的孤独与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友人有哪些特征?
“书到乡人望还舍”中的“书”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