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时间: 2025-05-01 05:34:26

诗句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26

原文展示: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白话文翻译:

地面冻得很硬,雪堆起来像立起来一样,屋檐上挂着冰柱,向下垂着。阳光透过银白色的雪,像是穿透了笋尖,微风雕琢着倾斜的玉山。今晨的温暖还不够,寒冷的天气退去得还很慢。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谁能陪我吟唱,伴我品味人生的滋味呢?

注释:

  • 地冻:地面因为寒冷而结冰,变得坚硬。
  • 雪起立:形象地描绘雪的厚度和状态,似乎直立起来。
  • 檐生冰:屋檐上结冰,形成悬挂的冰柱。
  • 日穿银笋透:阳光透过雪的表面,反射出银色光芒,形象生动。
  • 风琢玉山欹:微风轻轻吹动,仿佛在雕刻倾斜的山峦,意象美好。
  • 今晓:今天早晨。
  • 清寒:寒冷而清爽的气候。
  • 生愁便销去:心中的忧愁随温暖而消散。
  • 吟髭:吟唱时抚摸自己的胡须,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感受季节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琢玉山”可看作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湖州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关注生活细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雪后景象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写照,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希望与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后初晴的独特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首联“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生动地描绘了雪覆盖大地后,寒冷的天气使地面结冰,屋檐上冰柱垂挂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两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雪景的美丽,同时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仿佛风在雕刻山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内心的忧愁。尽管寒冷的天气尚未完全退去,但随着阳光的出现,忧愁也随之消散,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知音来分享这份温暖与感受,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冻雪起立:描写了雪的厚度使得地面坚硬,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檐生冰倒垂:屋檐上的冰柱象征着寒冷的季节,增强了冬季的寒意。
  3. 日穿银笋透:阳光透过雪,形象地描绘出雪的晶莹剔透。
  4. 风琢玉山欹:风在轻轻吹动,仿佛在雕琢玉石般的山峦,显得生动且富有灵气。
  5. 今晓还差暖: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期待,暗示了冬季的严寒。
  6. 清寒退尚迟:清晨的寒意依然存在,表现了冬季的延续。
  7. 生愁便销去:暗示着随着温暖的到来,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
  8. 将底伴吟髭: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渴望有知音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穿银笋透”,将阳光形容为穿透的银笋,生动形象。
  • 拟人:如“风琢玉山”,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冬季雪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纯洁与宁静,也代表着寒冷的季节。
  2. 阳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是驱散寒冷与忧愁的力量。
  3. :象征着严寒与冷漠,增强了冬季的气氛。
  4. :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静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穿银笋透”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
    B. 雪
    C. 阳光
    D. 冰

  2. 诗人希望在寒冷的天气中得到什么? A. 朋友的陪伴
    B. 温暖的阳光
    C. 雪的覆盖
    D. 冰的存在

  3. 诗中提到的“生愁便销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快乐
    C. 失落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描写雪景,但更侧重于对远行的思念与壮阔的场景。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冬季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子骏约游一二园亭看花遇雨而止 春贴子词 其六 又和开叔 和子华游君贶园 边将三首 得菊并诗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六 悼静照堂僧 致政王侍郎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崇福宫诸官赴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诱聚 文字狱 尣字旁的字 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绝世无双 剽疾轻悍 从头做起 朱索 鬥字旁的字 黄花晚节 遭徒 犬字旁的字 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烟开头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衔冤负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卷伴 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