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26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地面冻得很硬,雪堆起来像立起来一样,屋檐上挂着冰柱,向下垂着。阳光透过银白色的雪,像是穿透了笋尖,微风雕琢着倾斜的玉山。今晨的温暖还不够,寒冷的天气退去得还很慢。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谁能陪我吟唱,伴我品味人生的滋味呢?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感受季节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琢玉山”可看作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悟。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湖州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关注生活细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雪后景象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写照,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希望与追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后初晴的独特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首联“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生动地描绘了雪覆盖大地后,寒冷的天气使地面结冰,屋檐上冰柱垂挂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两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雪景的美丽,同时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仿佛风在雕刻山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内心的忧愁。尽管寒冷的天气尚未完全退去,但随着阳光的出现,忧愁也随之消散,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知音来分享这份温暖与感受,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以冬季雪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日穿银笋透”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
B. 雪
C. 阳光
D. 冰
诗人希望在寒冷的天气中得到什么?
A. 朋友的陪伴
B. 温暖的阳光
C. 雪的覆盖
D. 冰的存在
诗中提到的“生愁便销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快乐
C. 失落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