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6:46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清谈如朝阳般明亮,高才子向夕阳般的官员行礼。还要避开马路,来迎接佩戴貂毛的高官。宠爱在黄门的日子,威严在白纸的霜天。柏树台上鸟儿繁茂,兰亭之下人情芳香。禁静的钟声刚刚响起,疏漏的时间渐渐延长。清晨的河水低于武库,流火穿过文昌之地。寓直的恩宠是如此深重,乘着秋水的藻华高飞。暗中想要报答,却无法成章。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6年-712年),唐代诗人,字子文,号景山。他以诗名于世,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时值社会政治变革,文人之间竞争激烈。诗中表达了对高官的崇敬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慨。全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高官的敬仰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在“清论满朝阳”中,朝阳象征着光明正义的理想,而“夕郎”则暗喻官场的权势与地位,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提到的“避马路”暗示了官场的曲折复杂,诗人虽有高才,却难免受到环境的制约。
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尤其“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将自然景象与文人情怀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对文采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在形式上整齐划一,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高官的景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官场的观察,也有对文人生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清论满朝阳”意为:
A. 议论清楚
B. 高尚的品德
C. 朝阳的光辉
“晓河低武库”中的“晓河”指的是:
A. 晨曦下的河流
B. 安静的河流
C. 夜晚的河流
诗中提到的“夕郎”是指:
A. 诗人
B. 高官
C.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宋之问的作品更注重对官场的观察与抒发个人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