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时间: 2025-04-29 03:43:57

诗句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3:57

原文展示: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白话文翻译:

这花似乎是花,又似乎不是花,没人可怜它从此飘落。抛下家庭,走在路上,思索间却发现,无情的有思念。缠绕着柔肠,困倦的娇眼,想要盛开却又闭合。梦随风飘荡万里,寻觅爱人的地方,却又被黄莺唤醒。不恨这花飞尽,只恨西园的落红难以再缀。清晨雨过,留下的痕迹在哪里呢?一池的浮萍已碎。春天的色彩三分,二分是尘土,一分是流水。细看之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的泪水。

注释:

  • 似花还似非花:指花的状态模糊不清,似是花又似不是花,暗示情感的复杂。
  • 无人惜从教坠:无人珍惜,任它飘落。
  • 抛家傍路:抛弃家庭,走在路边,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 梦随风万里:梦随风飘,象征思念的远方。
  • 遗踪何在:留下的痕迹在哪里,体现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及政治家,以其豪放大气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词是在苏轼遭遇政治失意后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离别、思念和生活的感慨。词中通过花的意象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受。

诗歌鉴赏: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结合了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苏轼对离别的深切思考。词开头以“似花还似非花”引入,模糊的花意象不仅仅是对花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的隐喻。随着词的深入,情感的层次逐渐展开,抛家在外的孤独、思念爱人的苦楚,都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来。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与渴望,但又被现实无情地唤醒,表现出一种被迫接受的无力感。而“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则清晰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失落,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的流逝。

最后,诗的结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用“离人泪”来收束,深刻而痛楚,点明了词的情感基调,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似花还似非花:花的模糊状态,寓意内心的复杂情感。
    2. 也无人惜从教坠:无人关心,显得凄凉。
    3. 抛家傍路:孤独的旅程,抛弃了家庭的温暖。
    4.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情感的矛盾,思念中又带着无情。
    5.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情感的纠缠与挣扎。
    6. 梦随风万里:梦境的飘荡与思念的渺茫。
    7.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8.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
    9.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自然景色与人生的无常。
    10.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最终揭示泪水的来源,情感的归属。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与人的情感状态相结合。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使其更具象征意义。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花的凋零与思念的复杂情感,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意象分析:

  • :象征爱情与美好的时光。
  • :离愁别绪的体现,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春色:代表生机与希望,但也夹杂着尘土与流水,暗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似花还似非花”中的“非花”指代什么?

    • A. 另一种花
    • B. 不再是花的状态
    • C. 人的情感
    • D. 并无具体含义
  2. 词中提到的“离人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与思念
    • C. 对生活的满意
    • D. 对花的怜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清照的词,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苏轼更加关注无常与失落,而李清照则多呈现出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陪王明府泛舟 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使还七里濑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 见秦系离婚后出山居作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戏赠干越尼子歌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出尘不染 西歪东倒 黄牌 用字旁的字 饵料 草草收兵 鼠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衡纩 惊心骇目 魚字旁的字 重载 亅字旁的字 装遣 包含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