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王识游洛阳

《送王识游洛阳》

时间: 2025-04-30 21:44:08

诗句

上京漫客刺,西道掺离裾。

天倚呼嵩外,川横斗穀馀。

敝襓琴晦轸,行笈简联书。

却见槐花候,期君促计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4:08

原文展示:

送王识游洛阳 宋祁 〔宋代〕

上京漫客刺,西道掺离裾。 天倚呼嵩外,川横斗穀馀。 敝襦琴晦轸,行笈简联书。 却见槐花候,期君促计车。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随意投递名帖,向西行时挥手告别。 天空高远,山川横亘,斗谷之外。 破旧的衣衫,琴弦暗淡,行囊中简陋的书籍相连。 回望时,槐花盛开的季节,期待你早日归来。

注释:

  • 上京:指京城。
  • 漫客刺:随意投递名帖。
  • 西道:向西的道路。
  • 掺离裾:挥手告别。
  • 呼嵩:指高耸的山。
  • 斗穀:斗形的山谷。
  • 敝襦:破旧的衣衫。
  • 琴晦轸:琴弦暗淡。
  • 行笈:行囊。
  • 简联书:简陋的书籍相连。
  • 槐花候:槐花盛开的季节。
  • 促计车:催促归来的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宋祁送别友人王识游洛阳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其早日归来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宋祁在京城,友人王识计划游历洛阳。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首联“上京漫客刺,西道掺离裾”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动作,情感真挚。颔联“天倚呼嵩外,川横斗穀馀”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衬托出离别的沉重和不舍。颈联“敝襦琴晦轸,行笈简联书”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友人的朴素和诗人的关怀。尾联“却见槐花候,期君促计车”以槐花为象征,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深切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上京”和“西道”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方向,“漫客刺”和“掺离裾”则表达了随意投递名帖和挥手告别的动作,情感真挚。
  • 颔联:通过“天倚呼嵩外”和“川横斗穀馀”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衬托出离别的沉重和不舍。
  • 颈联:通过“敝襦琴晦轸”和“行笈简联书”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友人的朴素和诗人的关怀。
  • 尾联:以“槐花候”为象征,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深切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倚呼嵩外”和“川横斗穀馀”通过比喻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 象征:“槐花候”作为象征,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天倚呼嵩外”、“川横斗穀馀”、“槐花候”等,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和季节变化,展现了离别的沉重和期待的心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槐花候”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来 C. 季节变化
    2. 诗中的“敝襦琴晦轸”描绘了什么? A. 友人的朴素 B. 诗人的关怀 C. 离别的场景
    3. 诗中的“西道掺离裾”表达了什么动作? A. 挥手告别 B. 随意投递名帖 C. 期待归来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诗词对比:苏轼的《江城子》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以送别为主题,但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文公书厨·继天测灵 咏史上·扬雄二首 和答友人 咏史下·曹操七首 咏史下·费祎 咏史 咏史 学诗 秋日即事五首 天柱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泾渭同流 彐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言不谙典 包含配的词语有哪些 繁荣昌盛 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扶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蚕丝牛毛 脱舃 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蠲弛 富而不骄 水字旁的字 兴复不浅 三绝韦编 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