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9:20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年华已向秋草里,春梦犹传故山绿。
送行的人啊,我为你唱一曲,究竟哪一个是泥土,哪一个是美玉?时光已然走向秋草的凋零,而春天的梦境依然在故乡的绿山间流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况(约703—754年),字子英,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常表达对人生、时光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送行歌》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或游子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社会背景上,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们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送行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送行人,歌一曲”,直接点出诗歌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即将出行者的关心与祝福。接下来的“何者为泥何者玉”,则引出了人生的哲学思考,暗示着人生中各种选择的复杂性与价值的多重性。诗中“年华已向秋草里”一语,生动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与“春梦犹传故山绿”的对比,体现了对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反思。故乡的绿山代表着希望与归属,而时间的无情又让人感到无奈。这首诗从送别出发,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与美好回忆的深情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泥与玉”象征什么?
诗人对即将出行者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于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价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