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40
独游青龙寺
作者: 顾况 〔唐代〕
春风入香刹,
暇日独游衍。
旷然莲花台,
作礼月光面。
乘兹第八识,
出彼超二见。
摆落区中缘,
无边广弘愿。
长廊朝雨毕,
古木时禽啭。
积翠暧遥原,
杂英纷似霰。
凤城腾日窟,
龙首横天堰。
蚁步避危阶,
蝇飞响深殿。
大通智胜佛,
几劫道场现。
春风轻拂着香气四溢的寺庙,
在这个闲暇的日子里我独自游玩。
在广阔的莲花台上,
我向月光致礼。
乘着这第八识的领悟,
超越了世俗的两种见解。
在这无边的缘分中,
我怀有广大的愿望。
长廊外,晨雨已经停息,
古老的树木间,时有鸟儿鸣唱。
远处的翠色渐渐深邃,
百花争艳,似飞雪般洒落。
凤城在阳光下仿佛腾空而起,
龙首横亘于天际。
像蚂蚁般小心翼翼地攀爬在险阶,
飞虫在深邃的殿堂中嗡嗡作响。
大通智胜佛,
在此处显现出几劫的道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况,生于唐代,字子华,号云崖,晚号“青龙山人”,以诗名世,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的某个闲暇日子,作者独自游览青龙寺,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领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沉思与感悟。
《独游青龙寺》是顾况在春日闲暇时的独游所作,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融合。诗中既有对寺庙环境的细致描绘,又蕴含了深邃的佛理思考。开篇“春风入香刹,暇日独游衍”便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春风轻拂,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接着,诗人站在莲花台上,面对月光,心中涌动着对佛教哲学的领悟,“乘兹第八识,出彼超二见”。这一句特别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超越世俗的心境,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进。接下来的“无边广弘愿”则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理想与愿景的追求,表达了内心的宏大志向。
整体而言,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佛教哲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智慧。诗人通过对青龙寺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表达了超越世俗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入香刹”所描绘的场景是:
A. 冬天的雪景
B. 春天的寺庙
C. 夏天的海边
D. 秋天的田野
“乘兹第八识”中的“第八识”指的是:
A. 一般意识
B. 深层意识
C. 感官知觉
D. 直觉能力
诗中提到的“莲花台”象征着:
A. 财富
B. 权力
C. 纯洁与觉悟
D. 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