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

《木兰花》

时间: 2025-05-01 23:19:08

诗句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08

原文展示: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
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
只怕有肠无处断。


白话文翻译:

阴沉的云朵覆盖了江城的傍晚,
小院的回廊里春意已浓。
是谁教会了我这般甜美的言语,如同黄鹂的鸣唱,
然而我却深锁在这玉笼之中,心中满是怨恨。
蓬莱容易到达,但人却难以相见。
香火虽有,却无凭无据,心中空有愿望。
我不怕在歌声中断肠,
只怕有肠却无处可断。


注释:

  • 阴阴:形容云层阴暗,给人压抑的感觉。
  • 回廊:指环绕着院子的走廊,一般是庭院建筑的一部分。
  • 鹂黄:指黄鹂鸟,象征美好的声音和春天的气息。
  • 玉笼:比喻被禁锢的状态,象征内心的压抑。
  • 蓬莱:传说中仙境的名字,象征美好和遥不可及的理想。
  • 香火:指祭祀时燃烧的香,象征人们对神灵的祈愿。
  • 断人肠: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师仲,号天如,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学识渊博,诗文俱佳,尤其以古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木兰花》创作于一个春日傍晚,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被内心的怨恨和孤独感所困扰。其写作源自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木兰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开篇的“阴阴云日江城晚”便设定了一个阴郁的氛围,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悲伤。接着“小院回廊春已满”,春天的到来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谁教言语似鹂黄”,诗人对美好言语的渴望与实际处境的矛盾,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深闭玉笼千万怨”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被禁锢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蓬莱易到人难见”,借用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两句“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切体悟与无奈,诗人在歌唱中感受到深深的痛苦,却又无处倾诉、无处宣泄。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阴云日江城晚:描绘了傍晚阴云密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2. 小院回廊春已满:春天的气息充盈在小院的回廊中,说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3. 谁教言语似鹂黄:表达了对美好言语的向往,暗示情感的无法诉说。
  4. 深闭玉笼千万怨:象征内心的压抑与怨恨,感叹自己被困在无形的牢笼中。
  5. 蓬莱易到人难见: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距离,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和无奈。
  6. 香火无凭空有愿:祭祀中的愿望缺乏实现的根基,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7. 不辞歌里断人肠:即使在歌声中也感受到深切的悲伤,表达了情感的真挚。
  8. 只怕有肠无处断:内心深处的痛苦无处倾诉,感叹生命中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笼”比喻内心的禁锢,表现对自由的渴望。
  • 对仗:如“香火无凭”与“空有愿”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美好春天的映衬下,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通过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反思,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日:象征阴郁的心情与压抑的环境。
  • 小院:代表个人的隐私空间,承载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鹂黄:象征美好与和谐的声音,却又是无法触及的美好。
  • 玉笼:暗示对自由的渴望与被囚禁的无奈。
  • 蓬莱:象征理想与仙境,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阴阴云日”用来描绘什么样的氛围? A. 明亮
    B. 阴郁
    C. 欢乐
    答案:B

  2. “深闭玉笼”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压抑与孤独
    C. 快乐
    答案:B

  3. “蓬莱易到人难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旅行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师道的《木兰花》更侧重于对内心复杂情感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离愁的感悟和记忆的追忆。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反映出宋代词人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师道研究》

相关查询

中春喜雨 至郡累旬恶风 职方彭员外惟节知韶州 直夜 郑溥赴汀州判官 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七赐群臣第三盏酒宫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六皇帝举第四爵酒登 赵殿丞知河南县 章群下第东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凭轼旁观 一龙一猪 纷哗 魚字旁的字 包含檋的词语有哪些 危岊 败笔成丘 经痛 乚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不欺暗室 绣衣执法 月盈则食 尢字旁的字 比勘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