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时间: 2025-04-26 19:45:59

诗句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5:59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作者: 李洞 〔唐代〕

原文展示: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白话文翻译:

桂水清澈如同明净的天空,南归的你犹如被贬的仙人。
轻轻系上的绦带仿佛象征着官职,买布的路上迎接蛮族的船只。
海上的气息使得鼓声变得柔和,江风则使得箭矢飞得偏离方向。
你在吟唱中结束旅途,远在天边的皇帝又怎能了解你的才德呢?


注释:

  • 桂水: 指桂水河,水清流畅,象征清明。
  • 谪仙: 被贬的神仙,这里形容南归的士人高洁的情操和身处逆境的感慨。
  • 系绦: 系带,象征官职,暗指诗人对官场的感慨。
  • 蛮船: 指南方蛮族的船只,表现南方的异国风情。
  • : 鼓,古代军中用的乐器。
  • 激箭: 指箭的发射,表现战斗的激烈。

典故解析:

“谪仙”出自古代道教文化,常用来形容被贬谪的高人。桂水的清澈与南归的意象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展现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方战乱时期,表达对南归之士的关怀与对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桂水的描绘与南归士人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从自然景象入手,桂水的清澈与天空的和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南归士人的不平凡与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轻象笏”的比喻,传达出对官职的淡然与对世俗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的“海气”和“江风”,分别象征着南方的自然环境与战斗的激烈,突显了诗人对南方军情的关注与忧虑。最后一句“帝远岂知贤”,表达了对天子无知和不识贤才的无奈,正是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桂水净和天: 描绘自然的美景,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南归似谪仙: 以谪仙比喻南归者的高洁与不屈。
    • 系绦轻象笏: 讽刺官职的轻浮与世俗的纷扰。
    • 买布接蛮船: 生动展现了南方的风俗与战争的背景。
    • 海气蒸鼙软: 体现战争中的无奈与柔情。
    • 江风激箭偏: 传达战斗的混乱与失控。
    • 罢郎吟乱里: 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惜别之情。
    • 帝远岂知贤: 强烈的无奈感,反映了对社会的不满。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南归比作谪仙,增强了诗意。
    • 对仗: 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南方战乱的忧虑、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官场无知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桂水: 象征清明与高洁。
  • 谪仙: 表达高人被贬的无奈与孤独。
  • 蛮船: 代表南方的异域风情。
  • 鼙与箭: 反映战争的紧张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桂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战争
    • B. 清明
    • C. 官职
    • D. 友情
  2. “南归似谪仙”中的“谪仙”指的是什么?

    • A. 被贬的神仙
    • B. 高官
    • C. 富贵人家
    • D. 书生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李洞的作品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送别,但李洞更侧重于对南方战乱的描绘,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友谊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洞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归国谣 归国谣·闺思 归国谣 其二 归国谣 其一 归国谣·今宵月 归国谣 归国谣·双脸 忆汉月 题美人春思图 忆汉月 忆汉月 岭南芭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党首 青士 首尾狼狈 齲字旁的字 无好无恶 歇艎 三撇旁的字 鸟市 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高尚娴雅 刀字旁的字 鉴往知来 包含织的成语 声振屋瓦 包含僻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略逊一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