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5:59
作者: 李洞 〔唐代〕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桂水清澈如同明净的天空,南归的你犹如被贬的仙人。
轻轻系上的绦带仿佛象征着官职,买布的路上迎接蛮族的船只。
海上的气息使得鼓声变得柔和,江风则使得箭矢飞得偏离方向。
你在吟唱中结束旅途,远在天边的皇帝又怎能了解你的才德呢?
“谪仙”出自古代道教文化,常用来形容被贬谪的高人。桂水的清澈与南归的意象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展现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方战乱时期,表达对南归之士的关怀与对时局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桂水的描绘与南归士人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从自然景象入手,桂水的清澈与天空的和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南归士人的不平凡与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轻象笏”的比喻,传达出对官职的淡然与对世俗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的“海气”和“江风”,分别象征着南方的自然环境与战斗的激烈,突显了诗人对南方军情的关注与忧虑。最后一句“帝远岂知贤”,表达了对天子无知和不识贤才的无奈,正是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南方战乱的忧虑、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官场无知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桂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南归似谪仙”中的“谪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洞的作品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送别,但李洞更侧重于对南方战乱的描绘,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友谊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