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19
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在积雪覆盖的西峰,我遇到了获奖的称赞,家中半数都因寒冷而生病。
当时的贤相像镜子般能映照人心,报恩的慈亲为我点亮佛灯。
我已经听闻授予权杖之后,四方国土都已安静,坐下来筹划重整时局,看到大河清澈如洗。
我功名居于第一,图画中烟阁高耸,然而我心中依旧怀念终南山的杜陵。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写景抒情和表现政治理想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民众生活逐渐改善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贤相的感激及对家庭、社会的深切关怀。
李洞的《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诗中,诗人描绘了在雪山之巅遭遇寒冷的困境,随即引出对贤相的赞美与感激。通过“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诗人把贤相与慈亲的德行相提并论,既表现出对国家治理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诗中描绘的“授钺已闻诸国静”展现了政治稳定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同时,结尾的“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则表现了诗人对功名的反思,虽然身处高阁之中,心中却依旧向往隐逸的生活,这种矛盾的情感富有深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贤相与慈亲的感激,反映了对国家安宁与家庭温暖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功名的思考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贤相”是指什么?
“报德慈亲点佛灯”中的“佛灯”象征什么?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李洞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洞更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情感上的表现各具特色,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