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0: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0:12:19
水调歌头(垂虹亭)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千里,
鸥鹭亦翩翩。
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
空击五湖船。
不用知余事,莼鲈正芳鲜。
在太湖的岸边停船,天和水连成一片。
在垂虹亭上,五年未回的老地方依然如故。
洗去我身上的征尘,痛快地向商飚致敬,
海鸥和白鹭也在翩翩起舞。
身处水晶阙,真像是驭风的仙人。
望着中秋,虽然过了五天,月亮依然圆满。
倚在栏杆上高声长啸,惊醒了山谷中的龙。
想向西子酹酒祭奠,但未能实现当年的宏图伟业,
只好空自击打五湖的船只。
不必再去关心其他事情,莼菜和鲈鱼正鲜嫩可口。
张孝祥,字介甫,号云钟,宋代诗人,曾担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职。张孝祥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水调歌头(垂虹亭)》写于作者在太湖边垂虹亭游玩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水调歌头(垂虹亭)》是一首充满清新自然气息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在美丽的太湖边,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开篇“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湖边场景,展现出水天一色的美好。
紧接着,作者提到“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五年的时光没有改变亭子的模样,却让作者的心情更加沉重,他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洗我征尘三斗”,则表达了作者洗去旅途疲惫,享受这一刻宁静的渴望。
词中“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一句,提及了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令人感慨。而“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则描绘出一种孤独的豪情,似乎在呼唤着更高远的理想。
最后,词的结尾“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道出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尽管生活中有美好,但理想的追求仍未实现,令人感到遗憾。整首词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意境深远。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水调歌头(垂虹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孝祥
C. 杜甫
D. 白居易
“洗我征尘三斗”中的“三斗”是形容什么?
A. 旅行的时间
B. 旅途的疲惫
C. 水的数量
D. 酒的分量
诗中提到的“鸥鹭”象征了什么?
A. 自由与和谐美
B. 努力与奋斗
C. 忧伤与失落
D. 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