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9:58
生查子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绿柰匝茱幮,皂角穿萝屋。
犀槅钉明螺,眼底分朝旭。
沅浦长,淇水曲。
处处难追逐。
欲见有何由,簳蜡成红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环境:绿树环绕着茱萸,皂角树穿插在藤蔓的房屋旁。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子,照亮了犀角制成的窗钉,眼底的光辉分明如朝阳。沅江的水长流,淇水的曲折让人迷醉;然而,处处都难以追寻到那份向往的景致。想要见到那种美好,何以实现?唯有以蜡烛的光辉来点燃红色的希望。
毛奇龄(约1640-约1710),字仲明,号心山,清代诗人。生平经历丰富,隐居于山水之间,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生查子》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茱萸、皂角、犀角等植物,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诗的开头通过“绿柰匝茱幮”与“皂角穿萝屋”的描写,营造出一个鲜活的环境,隐喻着人生的美好与希望。
接着,诗人通过“犀槅钉明螺,眼底分朝旭”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展示了光明与温暖。诗中“沅浦长,淇水曲”的描述,流露出诗人对水流的思考与感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用“欲见有何由,簳蜡成红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蜡烛的光辉象征着希望与未来。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依托,表达人生的感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展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哲理,传达出希望与向往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绿柰”代表什么?
A. 美好生活
B. 一种植物
C. 生命的希望
D. 以上皆是
“犀槅钉明螺”中“明螺”指的是什么?
A. 亮光
B. 一种螺类
C. 窗钉
D. 以上皆是
诗中想要见到的是什么?
A. 美好事物
B. 自然风景
C. 未来的希望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