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

时间: 2025-07-31 08:35:41

诗句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35:41

原文展示:

春泛若耶溪
作者: 綦毋潜 〔唐代〕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意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陶醉。意境没有断绝,这一路上会有许多偶然的相遇。傍晚的微风吹动着我的小舟,花香的路引我进入溪口。夜幕降临,我在西边的山谷转弯,隔着山峰遥望南斗星。潭水的烟雾轻轻升起,树林中的月光低垂在身后。生活琐事渐渐散去,我愿意做一个持竿垂钓的老人,享受这恬静的生活。

注释:

  • 幽意:指幽静的情趣与意境。
  • 无断绝:没有中断,意境绵延不断。
  • 晚风:傍晚的风,带来凉爽与舒适。
  • 花路:盛开的花朵铺成的小路。
  • 溪口:小溪的入口。
  • 际夜:夜晚降临的时候。
  • 西壑:西边的山谷。
  • 南斗:指南方的星斗,象征方向与目标。
  • 潭烟:潭水上升起的烟雾。
  • 飞溶溶:形容烟雾轻柔飘散的样子。
  • 林月:树林中的月光。
  • 持竿叟:持竿钓鱼的老人,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綦毋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的景色。
  •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精神,诗人在春天的若耶溪边泛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泛若耶溪》是一首描绘春日溪水景象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环境中,流露出一种恬淡的心境。诗的开篇“幽意无断绝”,便引人入胜,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情趣的追求。“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乘舟而行,感受到微风和花香的惬意,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特有的气息。

接下来的句子“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诗人从山谷间的转折中,遥望南斗星,表达了对未来的思索与希望。最后,诗人以“愿为持竿叟”总结,表达了对垂钓生活的向往,象征着宁静、自在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得非常丰富,从“花路”到“潭烟”,再到“林月”,每一个意象都极具画面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幽意无断绝:表达了对宁静意境的追求,显示出一种永恒的美。
    • 此去随所偶:暗示旅途上的偶然美好,生活的随性与自在。
    • 晚风吹行舟:描绘了傍晚微风的舒适感,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花路入溪口:花的芬芳引导着诗人进入溪流,象征着自然的诱惑。
    • 际夜转西壑: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夜色的降临与幽深的山谷。
    • 隔山望南斗:引入宇宙的辽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 潭烟飞溶溶:描绘了水面上升起的烟雾,生动且富有诗意。
    • 林月低向后:树林里的月光低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生事且弥漫:生活的琐事渐渐散去,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
    • 愿为持竿叟:象征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渴望安静的生活方式。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持竿叟”比喻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拟人:潭烟“飞溶溶”,赋予烟雾以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开,透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 晚风:象征着柔和、恬静的气息。
    • 花路: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生活的愉悦。
    • 南斗:象征着方向与追求的目标。
    • 潭烟:象征着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 林月:象征着自然的恬淡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意无断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无尽向往
    C. 对过往的怀念

  2. “愿为持竿叟”中的“持竿”指的是什么?
    A. 钓鱼
    B. 旅行
    C. 读书

  3. 诗中提到的“南斗”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方向与目标
    C. 家庭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春泛若耶溪》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前者更强调秋天的萧瑟,后者则是春天的生机。两者在意象的表现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季节的特征与诗人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 《自然与人:古典诗歌中的和谐思想》

相关查询

采桑子(赠黄中行) 寄袁守廖献卿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其七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二月二日晓梦会于庐陵西斋作寄陈适用 劝交代张和父酒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难 条贯部分 手字旁的字 被赭贯木 民圩 猿惊鹤怨 财迷心窍 神童 行字旁的字 包含词的成语 客愁 鼻字旁的字 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玉石杂糅 是非混淆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