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时间: 2025-05-03 19:10:35

诗句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

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

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

愿君别后垂尺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35

原文展示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白话文翻译

罗敷曾是秦家的女子,千年间无人来此地。
往日的流水至今依旧,万事都随这水向东流去。
这水向东流去没有尽头,水声听来仍旧如昔日。
岸边的花儿羞红了脸,堤边的柳树学着翠眉。
春天走了,秋天也不会等人,水中的月色始终不变。
罗敷只是在耳边听说养蚕,君子你骑着五匹骏马如今何在?
九月的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踏上征程。
水底有无数的鲤鱼,希望你离别后能寄来尺素书信。

注释

  • 罗敷:传说中的美女,秦氏女指的是她的身份,象征着美丽与凋零。
  •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的久远。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羞红脸:形容花儿因春风而害羞,寓意生机与青春。
  • 翠眉:柳树的枝条像女子的眉毛,形象生动。
  • 尺素:指信笺,古时常用来寄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士兵情怀,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岑参送别友人窦渐入京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通过对流水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哲理。诗中以“罗敷”为引子,生动地勾勒出美丽女子的形象,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和已逝的时光。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情地带走了过往的一切,正如“万事皆逐东流去”所言,暗示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无力追赶。

岸边的花儿和柳树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使得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诗中提及的“春去秋来不相待”,更是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结束时提到的“水底鲤鱼幸无数”,更是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愿他在离别后能常常联系,传递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岑参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文学素养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罗敷昔时秦氏女: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传递出一种古老的传奇色彩。
  2. 千载无人空处所:强调历史的久远与孤寂。
  3. 昔时流水至今流:流水象征着时间的延续。
  4. 万事皆逐东流去: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逃离。
  5.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流无尽,暗示着生命的无止境。
  6. 水声还似旧来时:水声依然,带来怀旧之情。
  7. 岸花仍自羞红脸:春花的娇羞,象征青春与美丽。
  8. 堤柳犹能学翠眉:柳树的柔美,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特征。
  9. 春去秋来不相待:春秋之间的匆匆,时光的无情。
  10. 水中月色长不改:月亮的变化与不变,象征着恒常与变迁。
  11. 罗敷养蚕空耳闻:暗示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12. 使君五马今何在: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
  13. 九月霜天水正寒:描写时节,暗示分别的时刻。
  14. 故人西去度征鞍:表达对友人远行的牵挂。
  15.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望与希望的象征。
  16. 愿君别后垂尺素:希望友人能写信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流”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如“花羞红脸”。
  • 对仗:如“春去秋来”,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蕴含着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罗敷:美丽与青春的象征,暗示过去的美好。
  • 岸花与堤柳: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
  • 月色:象征着恒常与变迁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敷水歌》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岑参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罗敷”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丽与青春
    • C. 时光
    • D. 自然
  3. “水中月色长不改”中的“月色”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恒常与变化
    • C. 生命的短暂
    •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突出友情与时光的流逝。不同的是,王维的诗更侧重山水意境的描绘,而岑参则更注重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岑参诗集》
  3.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玉楼春 青山远(题王见几侍儿真) 玉团儿 诉衷情(中秋微雨,入夜开霁,吕履谦座上赋此) 诉衷情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减字木兰花(梅) 清平乐 金蕉叶 金蕉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包含垂的成语 载沉载浮 缊褐瓢箪 猫头笋 舌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各自为战 红粉青楼 辛字旁的字 收音 齲字旁的字 诎膝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释肩 称物平施 进口货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否结尾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