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塞下曲二首·其二

《塞下曲二首·其二》

时间: 2025-07-26 12:36:04

诗句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36:04

原文展示

塞下曲二首·其二
作者:王涯 〔唐代〕

年少辞家从冠军,
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
惟见龙城起暮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追随冠军的足迹,骑着华丽的战马,佩戴着宝剑,渴望获得荣誉。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寒冷的水边,马匹的骨头受了伤,只是看到龙城上空的暮云飘荡。


注释

  • 冠军:指的是在战争中获得胜利的将领或英雄。
  • 金鞍宝剑:金色的马鞍和精美的宝剑,象征着身份的尊贵和战斗的准备。
  • 马骨伤寒水:意指战马在寒冷的水边受伤,暗示了战争的艰辛和牺牲。
  • 龙城:可能指代某个重要的城池,象征着荣耀和壮丽的场景。
  • 暮云:黄昏时的云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战斗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涯,字子安,唐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王涯的诗作多描写边塞生活,反映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对外战争频繁之际,许多年轻人怀揣梦想,奔赴战场。诗人通过描写年轻人的豪情壮志与潜在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


诗歌鉴赏

王涯的《塞下曲二首·其二》通过对年轻人出征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荣耀与残酷。诗的开头,年轻人背负着理想与荣誉,骑着华丽的马,手握宝剑,渴望在战场上获得成功,显现出一种豪情壮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现实的残酷逐渐显现。他并不知道,马匹已经在寒冷的水边受了伤,暗示着战争中的牺牲与痛苦。

结尾的“惟见龙城起暮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龙城的美丽与荣耀与战士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哀伤。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战争的渴望与追求,又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充满了对年轻人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少辞家从冠军:年轻人离开家乡,追随英雄,表现出对荣誉的渴望。
  2. 金鞍宝剑去邀勋:带着华丽的装备,准备在战场上争取功勋,体现出一种英勇的姿态。
  3. 不知马骨伤寒水:年轻人未意识到战斗的艰辛,马匹已经在寒冷的环境中受伤,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4. 惟见龙城起暮云:最后只看到龙城的暮云,暗示了美好的愿景与现实的距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鞍宝剑”与“马骨伤寒”,形成鲜明对照。
  • 暗喻:马骨的伤与年轻人的无知形成隐喻,暗示战斗的残酷。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年轻人对战争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对荣誉的追求与战争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鞍宝剑:象征着勇敢与荣耀,代表了年轻人对战争的向往。
  • 马骨:代表了战争中受伤和牺牲的现实。
  • 龙城:象征着辉煌与壮丽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涯
    • C. 杜甫
  2. “金鞍宝剑”中“金鞍”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财富
    • B. 荣誉
    • C. 战斗准备
  3. 诗中提到的“龙城”代表了什么?

    • A. 乡村
    • B. 战争的胜利
    • C. 美好的理想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王安石
  • 《出塞》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对比王涯的《塞下曲》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均描写边塞生活与战争,但王涯更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王昌龄则侧重于表现士兵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涯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用喜雨韵三首 分定 疏影·嗤琼笑玉 十三四用喜雪韵四首 其三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再赋喜雪二首 再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 满江红(刘表翁右司席上)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包含浴的成语 生花妙语 课语讹言 鸣鞞 矢字旁的字 野马尘埃 贵不可言 屮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良师诤友 忍恶 包含隙的词语有哪些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包含熨的词语有哪些 涸思干虑 顾说他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