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塞下曲二首·其二

《塞下曲二首·其二》

时间: 2025-04-26 07:05:50

诗句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50

原文展示

塞下曲二首·其二
作者:王涯 〔唐代〕

年少辞家从冠军,
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
惟见龙城起暮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追随冠军的足迹,骑着华丽的战马,佩戴着宝剑,渴望获得荣誉。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寒冷的水边,马匹的骨头受了伤,只是看到龙城上空的暮云飘荡。


注释

  • 冠军:指的是在战争中获得胜利的将领或英雄。
  • 金鞍宝剑:金色的马鞍和精美的宝剑,象征着身份的尊贵和战斗的准备。
  • 马骨伤寒水:意指战马在寒冷的水边受伤,暗示了战争的艰辛和牺牲。
  • 龙城:可能指代某个重要的城池,象征着荣耀和壮丽的场景。
  • 暮云:黄昏时的云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战斗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涯,字子安,唐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王涯的诗作多描写边塞生活,反映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对外战争频繁之际,许多年轻人怀揣梦想,奔赴战场。诗人通过描写年轻人的豪情壮志与潜在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


诗歌鉴赏

王涯的《塞下曲二首·其二》通过对年轻人出征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荣耀与残酷。诗的开头,年轻人背负着理想与荣誉,骑着华丽的马,手握宝剑,渴望在战场上获得成功,显现出一种豪情壮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现实的残酷逐渐显现。他并不知道,马匹已经在寒冷的水边受了伤,暗示着战争中的牺牲与痛苦。

结尾的“惟见龙城起暮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龙城的美丽与荣耀与战士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哀伤。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战争的渴望与追求,又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充满了对年轻人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少辞家从冠军:年轻人离开家乡,追随英雄,表现出对荣誉的渴望。
  2. 金鞍宝剑去邀勋:带着华丽的装备,准备在战场上争取功勋,体现出一种英勇的姿态。
  3. 不知马骨伤寒水:年轻人未意识到战斗的艰辛,马匹已经在寒冷的环境中受伤,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4. 惟见龙城起暮云:最后只看到龙城的暮云,暗示了美好的愿景与现实的距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鞍宝剑”与“马骨伤寒”,形成鲜明对照。
  • 暗喻:马骨的伤与年轻人的无知形成隐喻,暗示战斗的残酷。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年轻人对战争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对荣誉的追求与战争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鞍宝剑:象征着勇敢与荣耀,代表了年轻人对战争的向往。
  • 马骨:代表了战争中受伤和牺牲的现实。
  • 龙城:象征着辉煌与壮丽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涯
    • C. 杜甫
  2. “金鞍宝剑”中“金鞍”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财富
    • B. 荣誉
    • C. 战斗准备
  3. 诗中提到的“龙城”代表了什么?

    • A. 乡村
    • B. 战争的胜利
    • C. 美好的理想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王安石
  • 《出塞》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对比王涯的《塞下曲》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均描写边塞生活与战争,但王涯更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王昌龄则侧重于表现士兵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涯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后段多一字。旅梦 踏莎行 重别次湘和白石道人江上感梦之作 踏莎行 云窗秋梦 踏莎行·梅倚江娥 踏莎行·即事 踏莎行 其八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再到都门有感 踏莎行·蓂荚飞双 踏莎行三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朗啸 霜电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浮浪不经 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绝如发 包含牵的成语 金花烛 业字旁的字 五花大绑 乙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龜字旁的字 装死卖活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三好两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