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1:59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扑打花蕊,点缀着黄色的花瓣,轻轻呵护着花儿,满头青翠的发鬟。
鸳鸯枕头映照着屏风的山影,明亮的月光洒落在三五的夜晚,映衬着她的美丽容颜。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温柔的夜晚场景,结合花卉与月光,传达出一种浪漫的氛围。提到的“鸳枕”象征着爱情与和谐,而“月明三五夜”则是唐诗中常用的意象,常与月光下的思念、爱情相关联。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湘湖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及词人。他以词风细腻、音韵优美著称,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频繁,温庭筠的词作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情景,尤其是对爱情和生活的细腻描写。
温庭筠的《南歌子·扑蕊添黄子》是一首充满了浪漫气息的词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开篇的“扑蕊添黄子”,描绘出一种轻柔的动作,仿佛是在温柔地呵护着花朵,传达出一种细腻的关怀,而这样的意象也为整首词奠定了温婉的基调。接着“呵花满翠鬟”,则让我们感受到女子的美丽与优雅,翠鬟的青色与盛开的花朵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后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浪漫,“鸳枕映屏山”则用意象表现出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鸳鸯枕头的选择不仅使得场景更加温馨,也象征着爱情的甜美。最终的“月明三五夜,对芳颜”则将视线引向了月光下女子的容颜,月光的明亮和夜晚的宁静,使得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动人,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而情感也在此时达到巅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突显了爱情的美好与温柔。温庭筠用他特有的语言魅力将恋爱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是对唐代词风的一次完美诠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主要表达了恋爱中甜美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美与人间爱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扑蕊”在诗中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A. 怒火 B. 关怀 C. 忧伤
“鸳枕”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亲密爱情 C. 离别
诗中提到的“月明三五夜”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初一 B. 十五 C. 二十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温庭筠的《南歌子》更侧重于描绘恋爱中的细腻情感,而李清照则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失落与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唐宋时期女性的温柔与聪慧,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