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磔鸩

《磔鸩》

时间: 2025-04-26 19:17:06

诗句

蕲州鬼,鬼来恶。

蕲州鸩,鸩何凶。

声如万腰鼓,百鸟不敢鸣。

委地一片羽,百草不敢生。

如何崇家栅养相夸矜。

司隶忽上奏,焚灭不留形。

秋官司天法,杀物自有刑。

啧啧驱我嫉,■■劝我耕。

天何生尔毒,毒作人中兵。

我愿天悔祸,仁凤下虞廷。

注:■■——左“分”右“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06

原文展示

《磔鸩》
作者:杨维桢 〔元代〕

蕲州鬼,鬼来恶。
蕲州鸩,鸩何凶。
声如万腰鼓,百鸟不敢鸣。
委地一片羽,百草不敢生。
如何崇家栅养相夸矜。
司隶忽上奏,焚灭不留形。
秋官司天法,杀物自有刑。
啧啧驱我嫉,劝我耕。
天何生尔毒,毒作人中兵。
我愿天悔祸,仁凤下虞廷。
注左分右隹。

白话文翻译

在蕲州,鬼怪肆虐,令人心生恐惧;在蕲州,鸩鸟的毒性更是凶狠。它的叫声如同万千的鼓声,连百鸟都不敢鸣叫。地上满是鸩鸟的羽毛,连草木都不敢生长。为何家中高墙建立,却自夸显赫?司隶突然上奏,命令焚烧,绝不留存任何痕迹。秋官依据天子的法令,杀戮生灵自然会有其刑罚。啧啧声让我心生嫉妒,劝我去耕作。天为何生出如此毒物,毒害人间?我愿天能悔过,让仁慈的凤凰降临虞廷。

注释

  • 蕲州:地名,指蕲春,古时多鬼怪传说。
  • :一种毒鸟,古代常用其毒于人。
  • 声如万腰鼓:形容鸩鸟叫声震耳欲聋,似万鼓齐鸣。
  • 委地一片羽:地上满是鸩鸟的羽毛,表示它们的频繁出现。
  • 家栅:指家中围墙或栅栏。
  • 司隶:指古代中央政府的一个官职,负责监察地方。
  • 焚灭:焚烧,彻底消灭。
  • 秋官:指负责秋季征税的官员。
  • 仁凤:传说中的吉祥鸟,象征仁爱与祥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书法家,字廷和,号天池山人,出生于今湖北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风光和生活琐事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磔鸩》写于元代社会动乱的背景下,诗人借鸩鸟象征天下的毒害与不安,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腐败。

诗歌鉴赏

《磔鸩》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社会批判的古诗,诗中通过对蕲州鸩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黑暗与人间祸害的深切感受。全诗以“鬼”和“鸩”作为引子,展现了一幅充满恐惧与绝望的图景。鸩鸟的叫声如同战争的鼓声,带来的不仅是生灵的震慑,更是对生存环境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百鸟不敢鸣”和“百草不敢生”的描写,营造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氛围,反映出自然与生命在恶劣环境下的无奈与绝望。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提到“家栅养相夸矜”,暗示了社会中某些人对自身地位的自满与无视他人的苦难。紧接着,诗人又提到“司隶忽上奏”,表现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官员为权力而不惜焚烧生灵,反映了对当时腐败官僚的愤怒与无奈。在最后,诗人发出愿望,希望天能够悔过,仁凤能够降临,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又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对自然的反思,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蕲州鬼,鬼来恶:开篇直接点出鬼怪,营造出阴森的氛围。
  • 蕲州鸩,鸩何凶:引入鸩鸟,揭示它的凶狠特性。
  • 声如万腰鼓,百鸟不敢鸣:通过比喻,强调鸩鸟的威慑力。
  • 委地一片羽,百草不敢生:描绘鸩鸟的频繁出现对环境的影响。
  • 如何崇家栅养相夸矜:讽刺某些人自夸显赫,却不关心他人的苦难。
  • 司隶忽上奏,焚灭不留形:揭示官僚的残酷与无情。
  • 秋官司天法,杀物自有刑:表现对自然法则的无奈。
  • 啧啧驱我嫉,劝我耕: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劳动的反思。
  • 天何生尔毒,毒作人中兵:质问为何会有这样毒害人间的存在。
  • 我愿天悔祸,仁凤下虞廷:最后的希望与愿望,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声如万腰鼓”,将鸩鸟的叫声比作鼓声,增强了视觉与听觉的冲击。
  • 对仗:如“百鸟不敢鸣,百草不敢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
  • 拟人:如“啧啧驱我嫉”,赋予自然和情感以人的特征,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社会黑暗的控诉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社会的黑暗与恐惧。
  • :代表毒害与凶狠,体现对人性的侵害。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仁凤:象征希望与美好未来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蕲州鸩”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恶毒
    • C. 快乐
    • D. 安宁
    • 答案:B. 恶毒
  2. 填空题:整首诗通过描写,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答案:鬼,鸩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仁凤”代表了诗人对恶劣社会现状的无奈。

    •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美景与人间情感的诗。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现兄弟情深与对现实的感叹。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磔鸩》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前者通过对月亮的思念抒发个人情感,后者则通过社会批判抒发对时代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维桢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磔鸩》的诗意与背景,增强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江馆 塞下感怀 叙吟 送人下第归 旅中过重阳 采莲 留别卢玄休归荆门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宿山居 赠凤翔柳司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勑厉 千千万万 三十六雨 狱汉 食字旁的字 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礼士亲贤 扫地尽矣 丿字旁的字 厉兵 疋字旁的字 昆从 私字儿的字 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拾掇无遗 秋风过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