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38
《秦女休行》
秦氏有烈女,自名为女休。
左手执白扬刀,右手把乌龙殳。
年十五,妻燕王,夫燕王,陷无辜。
取仇西山上,杀人白昼衢。
关吏不敢睚眦,司败莫孰何。
于手杀人者杀,创人者创。
女休岂敢避法走藏,累嫂与兄使县吏解章。
女休自归罪,丞相列坐东南床。
丞卿议罪拘文法故常。
牵曳东市头,法刀利如霜。
刀未下,金鸡衔赦出法场。
百男尽短一女长,嗟嗟女休真女郎。
丈夫堂堂掩面事仇女,休视之如妾妇女娼。
秦家有位烈女,自称为“女休”。
她左手握着白色的扬刀,右手拿着乌龙的长矛。
她年仅十五岁,嫁给了燕王,而燕王却遭陷害无辜。
于是她在西山复仇,白天就在大街上杀人。
官吏们都不敢轻举妄动,法司也无人敢于她为难。
她杀了那些杀她丈夫的人,伤了那些伤她丈夫的人。
女休怎敢逃避法律藏匿,反而让嫂子和兄弟去劝县吏解除罪章。
女休自愿承担罪责,丞相坐在东南的床上商议。
丞卿根据文法规定对她进行审判。
她被押到东市,法刀锋利如霜。
刀还没落下,金鸡就衔着赦令出现在法场。
百名男子都被处刑,唯独女休得以生存,
可叹女休真是女子中的英雄。
那些堂堂的男子们却遮住脸去对付仇恨的女子,
女休却将他们视作妾、妇、娼妓。
杨维桢(1280年-?),元代诗人,字子明,号晨昏。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历史事件,以豪放激昂见长,反映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
《秦女休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法治不公的时期。诗中描绘了女主人的复仇故事,反映出女性在社会动乱中的坚韧与反抗精神。
《秦女休行》通过描绘秦女复仇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决绝。诗中女休的形象鲜明,手持武器,直面敌人,表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英勇。特别是在面对法律时,她选择自首,显示出她对于正义和责任的执着追求。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也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诗的结构紧凑,情感激昂,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白扬刀”、“乌龙殳”等,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力量感。尤其是最后几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男女在命运面前的不同态度,男子们的懦弱与女休的坚定形成鲜明对照,使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上达到了高潮。
从主题来看,诗中反映了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女休不仅是复仇者,更是女性力量的象征。她不被传统束缚,勇敢地追求自我价值,展现出女性的独立与坚韧。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歌通过女休的故事,突显了女性在社会不公与法律冷酷面前的勇敢与反抗,表达了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与对正义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女休的武器是什么?
填空题:女休在复仇时选择了____法,表现出她的勇气。
判断题:诗中男士们的态度是勇敢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