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时间: 2025-08-05 20:24:00

诗句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20:24:00

原文展示: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白话文翻译:

扫去马蹄留下的痕迹,衙门又自动关闭。
长枪旁江边的稻米成熟了,小树上枣花在春天盛开。
面对墙壁挂着如意,帘子后面阅读角巾。
犬书曾经去过洛阳,鹤鸟因病悔恨游历秦地。
土甑里封住了茶叶,山杯中锁住了竹根。
不知道船上的月亮,谁在划着满载溪云的船?

注释:

字词注释:

  • 马蹄痕:马蹄留下的痕迹。
  • :衙门,官府。
  • 长枪:这里指农具或长杆,可能是稻穗。
  • 江米:指江边种植的稻米。
  • 如意:象征吉祥的器物。
  • 犬书:指一种书信,或指犬图书。
  • :指洛阳,古都之一。
  • :一种长腿鸟,象征长寿。
  • 土甑:一种用土制成的蒸器。
  • 茶叶:指用于泡茶的茶叶。
  • 竹根:竹子的根部,象征坚韧。

典故解析:

  • 如意:古代用作吉祥的象征,常见于传统文化中。
  • 洛阳: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悲壮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创作于李贺晚年,他身处官场之中,内心却渴望归隐山林,远离喧嚣。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李贺的《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一方面描绘了官府的冷清,另一方面也隐喻了李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长枪与江米的结合,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关注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小树枣花春”是生机盎然的象征,透出一股春意盎然的气息,同时也与他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接着的“向壁悬如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在“犬书曾去洛”与“鹤病悔游秦”的对比中显得更加深沉与惆怅。

最后两句“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将自然景物与心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宇宙的深邃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李贺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体现出他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扫断马蹄痕:清扫掉马蹄留下的痕迹,暗示着一种对过往的清理与遗忘。
  2. 衙回自闭门:衙门关闭,显现出一种孤独与隔绝的状态。
  3. 长枪江米熟:描绘了丰收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希望。
  4. 小树枣花春:小树上的枣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5. 向壁悬如意:在墙壁上挂着如意,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当帘阅角巾:在帘子后面读书,展现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7. 犬书曾去洛:犬书有过洛阳的经历,暗示着对往昔的回忆。
  8. 鹤病悔游秦:鹤因病后悔游历秦地,反映出对曾经选择的悔恨。
  9. 土甑封茶叶:茶叶封存在土甑中,象征着生活的简单。
  10. 山杯锁竹根:山中的杯子锁住了竹根,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11. 不知船上月:不知船上的月亮,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12. 谁棹满溪云:谁在划着满载溪云的船,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如“月”、“船”、“溪云”等,构成了诗的意境。
  • 象征:如“如意”象征美好生活的愿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李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蹄痕:象征着过去的痕迹与记忆的消逝。
  • 江米: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小树: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希望。
  • 如意:代表着美好与吉祥的愿望。
  • 犬书、鹤: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对往昔的怀念。
  • 月、船、溪云:构成诗中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贺的《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属于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长枪江米熟”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凋零
    B. 丰收的希望
    C. 迷茫的未来
    D. 失落的回忆

  3.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官场的厌倦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李贺 vs. 王维:李贺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宁静的情感。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和陶渊明乞食诗一首 寄处州季侍御二首 书后湖集 常山道中二首 子进子仪过予山居子进有诗次韵呈子进兄弟二 游妙香院 寄喻叔奇丈二首 其一 题周袁州尊德堂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 谢彭沅陵送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架工 眼不著砂 谄词令色 包含帝的词语有哪些 出敌意外 馬字旁的字 柔懦寡断 言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包含施的成语 专程 幽明异路 雉场 角字旁的字 委策 执鞭坠蹬 动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