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40
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
一心求妙道,几岁候真师。
丹灶今何在,白云无定期。
昆仑烟景绝,汗漫往还迟。
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的渴望以及对道士不至的失望。诗人一心向往高深的道理,已等待多年,只求能遇到一位真正的师傅。如今丹灶(炼丹的地方)却不知何在,白云也没有固定的时机。昆仑山的烟景遥不可及,来往的路途又感觉漫长。你只需静静焚香等待,人间的缘分总会有时机到来。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表达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人追求长生不老的道理,诗人表达了对道士的期待以及对修道过程中的孤独和漫长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的渴望和对师傅的期盼。开头的“一心求妙道”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道理的执着追求。接着,诗人用“几岁候真师”反映了漫长的等待,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接下来,诗中的“丹灶今何在”引发了对修道环境的思考,丹灶的缺失象征着修道机缘的渺茫。
“白云无定期”则呈现了道理的难以捉摸,白云的变化代表着机缘的不可预知,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期待。昆仑山的“烟景绝”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拉开,表达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最后一句“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传达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暗示只需耐心等待,机缘终会到来,体现了道教的哲理。
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不乏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理的追求与对机缘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人生和机缘的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丹灶”指的是什么?
A. 炉灶
B. 酒馆
C. 学校
D. 书房
“昆仑烟景绝”中的“昆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朋友
D. 家乡
诗人对道士的态度是:
A. 不满
B. 渴望
C. 忘却
D. 失望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皇甫冉的《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在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上更为直接,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但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