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39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
作者:蔡文恭 〔唐代〕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初夏时节,山林清幽,薄暮时分,烟霞缭绕在山上。
高耸的山岩如百仞,悬崖峭壁直逼千丈深渊。
傍晚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潺潺的溪流在夕阳下发出悦耳的声音。
心中悠然自得,思绪飞扬,放下马车,寻求真正的乐趣。
在那涡川边吟唱,思念洛滨的美景。
轻轻奏响齐国的乐器,何需去承蒙恩宠和奖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文恭,字子渊,唐代诗人,生于盛世,活跃于中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游山玩水的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夏,作者在游山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产生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逍遥自在的向往。此时正是唐代盛世,文人们常借游览山水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此诗描绘了初夏山林的清新气息,以及自然景色带来的心灵感悟。首句“首夏林壑清”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薄暮烟霞上”,营造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氛围,表现出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诗中对山岩和峡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壮丽,传达出一种敬畏之情。
随后,诗人通过“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细腻之美,展现了傍晚时分花朵的鲜艳与溪水的悦耳声响,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在悠然自得的心境中,诗人不禁放下驾车,寻求更深层次的真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在涡川边吟唱,怀念洛滨的景色,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往昔的怀念。而“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则透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由的珍视,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具有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真理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首夏林壑清”中的“首夏”是指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涡川”位于哪个省份?
A. 河南
B. 河北
C. 浙江
D. 四川
“何用承恩奖”表达了诗人对哪种事物的态度?
A. 名望
B. 财富
C. 自然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蔡文恭的诗更强调初夏的生机与悠然自得的心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秋天的宁静与深邃。
推荐书目:
以上为《奉和夏日游山应制》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