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7:23
阅瓜洲城登大观楼望京口
作者:杜漺 〔清代〕
大观楼外俯嶕峣,江静鱼龙昼寂寥。
北固钟声寒出寺,南徐草色绿随潮。
天临平渚疑虚敞,人倚危栏欲动摇。
叹息伊娄河上柳,六朝烟雨至今朝。
在大观楼外俯视远处的山峦,江面平静,鱼儿和龙影在水中游弋,白天显得十分寂静。北固山寺的钟声在寒冷中传出,南边的草色随着潮水变得愈加苍翠。天边临近平坦的沙洲,仿佛虚空敞开;人倚在高栏边,感觉要被风吹动。感叹伊娄河上的柳树,从六朝时期的烟雨到现在依然如此。
作者介绍:
杜漺,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初。其作品多描写山水之美,情感细腻,风格受王维影响。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清代,作者在游览大观楼时,受到周围景色的启发,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大观楼俯瞰周边景色的情景,展现了宁静的江面与高耸的山峦交织成的美丽画卷。诗的开头通过“俯嶕峣”引入高远的视野,描绘出一种壮阔的景象,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接着,诗人通过“江静鱼龙昼寂寥”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情绪,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北固钟声寒出寺”一句,钟声的寒意与寂静的江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氛围的凝重感。而“南徐草色绿随潮”则通过色彩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希望与活力。
接下来的“天临平渚疑虚敞”,诗人使用了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天与地之间的界限似乎在此消失,这种虚幻感让人沉醉。而“人倚危栏欲动摇”则表达了诗人的不安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人对“伊娄河上柳”的叹息则使得全诗回归到历史的思考中,六朝的烟雨和今天的景象相映成趣,历史的痕迹与现实的交织让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固”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寺庙
D. 一座城市
“天临平渚疑虚敞”中“虚敞”意指什么?
A. 实在的
B. 模糊的
C. 明亮的
D. 阴暗的
诗人感叹的“伊娄河上柳”象征着什么?
A. 历史的沧桑
B. 自然的变化
C. 生命的短暂
D. 所有选项均正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