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4:48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在遥远的山峦间,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我身着短衣,骑着马儿。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让人难以忍受这秋天的萧条。不要在夕阳下回首,心中别有一番愁绪缠绕。等到归来时再说吧,可是此时我只能愁苦地梳理着发髻,面对着灯火,心中满是对离人的无尽思念。
本诗中提到的“离人”可以引申为远离自己的爱人或朋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之情。在古代诗词中,离别的主题常常用以抒发作者的忧伤和孤独感。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柳泉,满洲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词风兼具婉约和豪放,常常表达对爱情、人生的感悟。他的诗词在清代文人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本诗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游历生涯中,表现了他在秋天旅途中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离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和对离人的思念。开篇“过尽遥山如画”,以生动的画面引出整个诗的主题,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短衣匹马的描写,暗示了诗人行旅的状态,增添了诗的动感。
接着诗中提到的“萧萧落木不胜秋”,则通过秋天的萧瑟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莫回首斜阳下”,是对过去的留恋与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后半部分“别是柔肠萦挂”,则转向对离人的思念,情感愈发浓烈,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的复杂心理。最后一句“说不尽离人话”,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显示出深沉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离人的思念。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遥山”象征什么?
“莫回首斜阳下”意在提醒诗人什么?
诗中“拥髻向灯前”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