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明月棹孤舟 海淀

《明月棹孤舟 海淀》

时间: 2025-07-26 22:27:36

诗句

一片亭亭空凝伫。

趁西风霓裳偏舞。

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

风吹去采菱越女。

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27:36

诗词名称: 明月棹孤舟 海淀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水面上我静静伫立,趁着西风,霓裳舞动。白鸟惊慌地飞起,菰蒲的叶子纷乱,浣纱人的低语时断时续。秋夜的雨打湿了丹碧的水面,风吹散了采菱的越女。辘轳的声音渐渐消失,黄昏的乌鸦开始欲起,心中满是博山的情思。

注释:

  • 亭亭:形容高而直立的样子。
  • 凝伫:静静地站立。
  • 霓裳:指华丽的衣裳,常用来形容舞者的服饰。
  • 菰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水边。
  • 浣纱:洗涤衣物,通常指妇女在河边洗衣。
  • 丹碧:指水面,丹指红色,碧指绿色,形容水色。
  • 采菱:指采集菱角的女子,象征水边的生活。
  • 辘轳:是一种旧式的水车,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 博山:博山是指博山地区,诗中提到的“博山情绪”可能与作者的故乡或所爱的地方有关,暗示深沉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出身满族贵族。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困扰,作者借诗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描绘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个清幽、孤寂的环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思。开篇“一片亭亭空凝伫”既描绘了景象,又渗透了诗人的孤立无援,随之而来的“趁西风霓裳偏舞”则引入了一种轻盈的动感,似乎在对比静寂与活泼,增添了情绪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白鸟惊飞,菰蒲叶乱”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传达出一种不安的情绪,仿佛在暗示内心的波动。浣纱人语的断续,正是对生活细节的真实呈现,也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与冷漠的交融。

而“丹碧驳残秋夜雨”则引入了一种秋意的萧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结尾的“多少博山情绪”则是情感的升华,借助自然景象,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亭亭空凝伫:诗人独自伫立于空旷的水面,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形象。
  • 趁西风霓裳偏舞:西风轻抚,似乎带动着舞者的衣裳,象征着美好与自由。
  • 白鸟惊飞,菰蒲叶乱:白鸟因惊动而飞起,菰蒲的叶子随之纷乱,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和内心的动荡。
  • 断续浣纱人语:浣纱人的声音时断时续,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的情感。
  • 丹碧驳残秋夜雨:秋夜的雨打湿了水面,描绘出一种凄凉的秋意。
  • 风吹去采菱越女:越女的身影被风吹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
  • 辘轳声断,昏鸦欲起:辘轳的声音消失,黄昏的乌鸦开始活动,暗示着夜晚的来临与日暮的孤寂。
  • 多少博山情绪:结尾处引发出对故乡的感慨,情绪的深沉与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霓裳”比喻美丽的生活与情感。
  • 拟人:将白鸟、菰蒲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的排列上有对仗的工整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舟与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也暗示着孤独的寄托。
  • 孤舟:代表诗人的孤独与游离。
  • 白鸟:象征自由与美丽,亦是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 菰蒲:水边的生机与生活的细节,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 秋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几种?
    A. 山水、花鸟
    B. 白鸟、菰蒲、秋雨
    C. 星辰、月亮、海洋

  2. “辘轳声断”中的“辘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水车
    C. 船只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表现在哪一句?
    A. “趁西风霓裳偏舞”
    B. “多少博山情绪”
    C. “白鸟惊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本诗相比,都是在描绘夜晚和孤舟,但李白的情感更趋于豪放,而纳兰性德则显得更为细腻与内敛。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充满对自然的感悟与孤独的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纳兰性德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追拟玄真子渔歌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 其四 脱布衫 题罗小川青山白云图为四明倪仲权赋 养鱼 明日师邵有墙上传诗之作次韵 寄张辑 访钱牧斋宗伯芙蓉庄作 哭侯生文中十首 其三 大雨过黄梅 冬日游虎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字旁的字 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精开头的成语 者者谦谦 尸字头的字 平布 师贞 邑犬群吠 地雷 齐字旁的字 诽誉在俗 利用 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创剧痛深 言能践行 鬼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买上告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