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09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作者: 李德裕 〔唐代〕
嘉树阴初合,山中赏更新。
禽言未知夏,兰径尚馀春。
散满萝垂带,扶疏桂长轮。
丹青写不尽,宵梦叹非真。
累榭空留月,虚舟若待人。
何时倚兰棹,相与掇汀蘋。
在初夏的时节,树荫渐渐交汇,山中美景令人陶醉。
鸟儿的鸣叫还不知道夏天已经来临,兰花小径上仍旧留有春天的气息。
藤萝垂下,满地散落,桂树的枝叶摇曳着长长的阴影。
画笔难以描绘这无尽的美景,夜晚的梦境让我感叹不真实。
凉亭空留着明月,虚舟似乎在等待着客人。
什么时候能倚靠着兰舟,一起在水边采摘浮萍呢?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溪,号云溪,唐代政治家、诗人。他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曾任宰相,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夏,李德裕在山中隐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是一首描绘初夏山居美景的诗作,诗中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嘉树阴初合,山中赏更新”,描绘出夏天来临的气息,树荫的交汇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化,而山中的新景则让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禽言未知夏,兰径尚馀春”,则表现出一种时间的错位,鸟儿还未意识到夏天的到来,兰花小径依然留有春天的气息,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从“散满萝垂带,扶疏桂长轮”开始,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山中丰富的自然景象,藤萝、桂树、月亮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何时倚兰棹,相与掇汀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与友人一同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示了初夏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初夏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度闲适时光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嘉树阴初合”表达了什么含义?
“禽言未知夏”所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兰棹”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