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18
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
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
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
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芙蓉花在晨露的映衬下,花色在水中荡漾。
如同玉女披上红衣,层层叠叠地映照出她的洁白。
晨霞照耀着红色的景致,点点光辉映照着秋日。
兰泽中芳香四溢,各种花姿都无法与之媲美。
“芙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象征女子的美丽与纯洁。这里的“玉女”可能源于古代对美丽女子的称呼,同时也隐喻着自然界中花卉的灵动和优雅。“兰泽多众芳”则反映了兰花作为高雅的象征,常与其他花卉并列以显示其独特之美。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季长,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力强盛、文人辈出之时。李德裕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有较高的造诣,写作《思平泉树石杂咏》多是为了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重台芙蓉》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芙蓉花的娇美与晨光的辉映,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首句“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通过描写露珠的清晨,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紧接着的“玉女袭朱裳”则将花与美丽的女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形象,使得读者能感受到花的娇艳与灵动。后面的“晨霞耀丹景”与“片片明秋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秋日的灿烂与温暖,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最后一句“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则巧妙地将芙蓉与其他花卉相比较,强调了它的独特与无与伦比。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展现出李德裕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尤其是芙蓉花的独特魅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清雅气质。
芙蓉花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玫瑰
B. 玉女
C. 兰花
答案: B
“晨霞耀丹景”中,“丹景”指的是什么颜色的景象?
A. 红色
B. 白色
C. 绿色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兰泽”象征了什么?
A. 贫瘠
B. 芳香
C. 容貌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