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

《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8 23:37:05

诗句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7:05

原文展示

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
作者:苏轼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时带着刀剑,只懂得从军的乐趣;到老年时则变成了耕作,解下佩剑去做农活。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还是能够得到赐封和土地的爵位。春天敲冰捣纸,秋天割苇织箔;冬天在栎树林里砍炭,夏天在竹林里收获竹笋。四季都有所收获,生活丰足。可你生在华贵的家庭,却想要学习不属于你的事物。左右的美玉纤纤,谁来给你绑住薪柴?不要让人听到这些话,翠黛的眉毛会因此而厌恶。嘲笑我只有一间茅屋,家中妇姑成群结队地凿墙。

注释

  • 带刀剑:指年轻时的英勇和豪情。
  • 从军乐:指军中生活的欢乐。
  • 服犁锄:指年长后从事农耕。
  • 献捷功:指军事上的胜利。
  • 力田爵:指因农业奉献而获得的封赏。
  • 敲冰春捣纸:春天的活动,象征着农忙与生活。
  • 翠黛:指眉毛,古代美女的象征。
  • :指茅草屋,象征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横跨诗、词、文等多个领域,作品充满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处于政治风波与人生变迁之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年轻时光的回忆,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在形式上采用了古体诗的结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年老后的务农生活,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开头两句生动描绘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带着刀剑,乐于从军,体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激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时的“服犁锄”则象征着责任与务实,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诗中提到的“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则反映了苏轼对个人价值的思考。尽管没有显赫的战功,仍然能够获得认可,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宽容与接受。接下来的生活场景描绘,如“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展现了四季的变换与生活的劳作,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最后几句则引入了对权贵生活的反思,批评了那些生于富贵家庭却渴望学习不属于自己的事物的人。诗人用“束薪谁为缚”来质疑这种生活的虚伪,而“笑我一间茅”的自嘲则展示了他对自身境遇的坦然与豁达。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丰厚的人生经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年轻时热衷于军旅生活,象征豪情万丈。
  •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年长后转向农耕,体现生活的沉重与现实。
  •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虽然没有显赫战功,但仍然获得封赏,体现了对农民的尊重。
  •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生活中的日常劳作,显示出四季的变化。
  •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描写不同季节的生产活动,表现出对自然的依赖。
  •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四季都有收获,生活富足。
  •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讽刺那些身处富贵家庭却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物。
  •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强调对美好生活的质疑,暗示社会的虚伪。
  •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劝诫不要让他人听到这些话,表明对美好形象的担忧。
  •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自嘲生活贫困,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修辞手法

  • 对比:青年与老年的生活对比,突显人生的变化。
  • 象征:刀剑象征年轻的理想,犁锄象征现实的责任。
  • 排比:多次提到四季的劳作,表现出生活的连续性与艰辛。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人生的变化,既有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与反思,体现出苏轼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刀剑:年轻的豪情与理想。
  • 犁锄:务实的生活与责任。
  • 春、秋、冬、夏:四季变化,象征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
  • 纨绮:象征富贵的生活。
  • 茅屋:象征贫困与简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解佩付镕铄”主要指什么?

    • A. 继续打仗
    • B. 转向农耕
    • C. 学习文化
  3. 诗中对比了哪两个阶段的生活?

    • A. 少年与青年
    • B. 青年与老年
    • C. 农夫与士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 《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苏轼更侧重于人生的转变与现实的接受,而王维则着重于静谧的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张云南遗马金囊 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 许口北遗以绫帛绵三物题曰袍具作诗谢之 十六日霁与张长治伯仲集城隅次长治韵 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 赠秦仲虚 迎春值雪 过陈守经留饭海棠树下赋得夜雨剪春韭 新秋避暑豁然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觞曲水 广字头的字 冲云破雾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贤抗 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夕九升 采字头的字 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不私其利 灵羊 一卒之田 诉苦 度结尾的成语 邑字旁的字 蜻蚥 方字旁的字 剖玄析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