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时间: 2025-08-02 07:41:41

诗句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7:41:41

原文展示:

风吹河汉扫微云,
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
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
想见毡车碾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
一簪华发岸纶巾。

白话文翻译:

微风拂过银河,轻轻扫去浮云,
我在庭院中漫步,月光伴随着我。
淡淡的香炉烟雾刚刚升起夜色,
摇曳的花影仿佛在唤醒春天。
远远地知道金色的宫阙也是这般清丽,
想象着毡车在暗尘中碾过的情景。
回首往昔的游玩,真的像是一场梦,
如今只剩一簪白发与岸边的纶巾。

注释:

  • 河汉:指银河,古人用“河汉”形容天上的星河。
  • 步屟:指在庭院中行走,屟是指鞋子。
  • 浥浥:形容香烟的轻微升起。
  • 离离:形容花影摇曳的样子。
  • 金阙:指宫殿。
  • 毡车:指用毡子做的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 华发:指白发。
  • 纶巾:指古代男子头上的装饰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也有细腻清新的情感,是宋代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在此期间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展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在月夜下的思绪与感怀。首联“风吹河汉扫微云”以自然景物开篇,展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夜晚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从庭院的月光与炉香的氤氲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令人倍感温暖与惬意。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则转向对往昔的追忆,金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毡车则代表着平凡与朴实,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最后两句“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更是将个人的生命与往昔的游历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出苏轼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吹河汉扫微云:描绘清风吹动银河,扫去浮云,营造出宁静的夜空。
  2. 步屟中庭月趁人:诗人在庭中行走,月光陪伴,表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3. 浥浥炉香初泛夜:香炉的烟气轻轻升起,弥漫在夜空中,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4. 离离花影欲摇春:花影在月光下摇曳,似乎在呼唤春天的来临,表现出对春日的向往。
  5. 遥知金阙同清景:远远看到金色宫阙的美景,暗示着权力和荣华。
  6. 想见毡车碾暗尘:回忆起过去的朴实生活,形成对比。
  7. 回首旧游真是梦:回忆曾经的游历,感慨如梦。
  8. 一簪华发岸纶巾:如今只剩下白发与头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金阙”与“毡车”的对比,反映出人生的不同境遇。
  • 拟人:花影“欲摇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河汉”与“微云”,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变迁的感伤,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思考。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 :代表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 金阙:象征权力与荣华。
  • 毡车:象征朴实与平凡的生活。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A. 太阳
    B. 银河
    C. 星星
    答案:B

  2. “一簪华发”中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A. 黑发
    B. 白发
    C. 红发
    答案:B

  3. 诗人回首往昔的感受是什么? A. 喜悦
    B. 伤感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现了孤独与洒脱的情绪。
  • 《送别》: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这两首诗与《台头寺步月得人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所共通,但在主题的深度与广度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题杨补之画梅 梅花十绝句 蕃丙午冬分宜见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梅花十绝句 其三 雪中四诗 元日寄成父四首 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 早晴闻啼鸟作 寄子畅文显兼问佥判丈起居 读子进浙行诗轴中有二诗见寄次韵报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索微 按甲休兵 邑字旁的字 包含孱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尽足 贫而乐道 章决句断 包含疑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借账 应答如响 兀字旁的字 饮噉醉饱 泼凶凶 善马熟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