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07
读《晋史》
沧海横流血作津,
犬羊角出竞称真。
中原岂是无豪杰,
天遣群雄杀晋人。
这首诗写道:大海波涛汹涌,血流成河;像狗和羊一样,角逐着称霸的名声。中原地区难道没有英雄豪杰吗?上天派遣众多英雄豪杰来杀戮晋朝的人。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独特,擅长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人生、自然与社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晋朝衰落及社会动乱的思考。苏轼在读《晋史》时,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无奈,故而吟诵此诗。
苏轼的《读《晋史》》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叹和对现实的思考。首句“沧海横流血作津”以大海的波涛和流血的景象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动荡与血腥。接下来“犬羊角出竞称真”则以生动的比喻揭示出当时社会中各种势力间的争斗,像是犬吠羊群,混乱不堪。
“中原岂是无豪杰”,苏轼在此发出疑问,表明对历史的反思,是否在这样惨烈的斗争中,仍然存在着无数的英雄豪杰。他在此提炼出一种历史的无奈与悲哀,似乎在呼唤那些有志之士应当挺身而出。最后一句“天遣群雄杀晋人”,则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宿命,纵使有豪杰出现,终究也难以改变大势所趋。
整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文人对历史与人性的关怀。通过对历史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思索,体现了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历史观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沧海横流”是用来比喻什么?
“犬羊角出”体现了诗中的哪种情感?
“中原岂是无豪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