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时间: 2025-05-07 10:08:29

诗句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见,送与襄阳孟浩然。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8:29

原文展示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苏轼 〔宋代〕

目尽孤鸿落照边,
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见,
送与襄阳孟浩然。

木落骚人已怨秋,
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
他日终烦顾虎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落日的余晖中,我看到孤独的鸿雁飞落在天边,遥远的地方,我知道那里的风雨与这里各有不同。在这里我写下的诗句无人问津,特意寄给襄阳的孟浩然。树木已经凋落,诗人对秋天感到怨恨,无法忍受这平远的景致带来的诗愁。若想看到千山万壑争流的景象,等到将来我又会烦恼于虎头山的风景。

注释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着孤独和漂泊。
  • 落照边:指夕阳西下的地方,表现出一种静谧和孤寂的氛围。
  • 风雨不同川:不同地方的风雨各异,暗示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观察。
  • 骚人:指诗人或文人。
  • 平远:指开阔的远景,表现出一种寂静的意境。
  • 万壑争流:指千山万壑中流水的景象,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博大的胸怀闻名于世,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苏轼的《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简洁而又富有韵味。全诗通过描写孤鸿、落照、风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诗人以“孤鸿落照”开篇,直接引入秋天的意象,象征着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他提到“风雨不同川”,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差异,也反映出内心的感受,风雨的不同更是对人生命途的隐喻。

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诗人写下的句子无人问津,显得有些失落。通过“送与襄阳孟浩然”,可以感受到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秋天的感慨,木落之际,骚人已感到秋的愁苦,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伤。最后一句“他日终烦顾虎头”,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与忧虑,似乎在说即使有美景,也会有烦恼,暗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富有哲理,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探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目尽孤鸿落照边:描绘孤雁在落日余晖中的情景,体现孤独感。
    • 遥知风雨不同川:表达不同地方的风雨带来的不同情感与思考。
    • 此间有句无人见:表达诗人写作的孤独与失落。
    • 送与襄阳孟浩然: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增强情感的深度。
    • 木落骚人已怨秋:秋天的萧瑟使得诗人产生怨恨之情。
    • 不堪平远发诗愁:无法忍受平淡的远方带来的忧愁。
    • 要看万壑争流处:渴求壮丽的自然景象,寻找生活的美好。
    • 他日终烦顾虎头:未来的烦恼与期盼交织,表现对生活的哲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鸿”比喻孤独的心情。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诗的感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加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全诗主题围绕孤独、思乡、友谊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孤鸿:象征孤独与漂泊。
  • 落照: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风雨:象征人生命途中的波折与不同的人生经历。
  • 木落:暗示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凋零。
  • 万壑争流: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鸿”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孤独
    • C. 自然
  2. 诗人希望将诗句寄送给谁?

    • A. 孟浩然
    • B. 杜甫
    • C. 李白
  3. “木落骚人已怨秋”有何意义?

    • A. 秋天的美丽
    • B. 对秋天的愤怒与失望
    •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山水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苏轼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偏向于景致的描绘。通过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诠释与风格表现。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梁州令 送春 梁州令 其二 前词既成,随诸客分韵,适得烛字,复用前调,时将去南通 梁州令 其一 仲达招集意秋园看牡丹,即用其雨香庵赏花调韵 梁州令 梁州令 梁州令 咏醉芙蓉忆德媗侄女 梁州令·荷包牡丹 春色满皇州 春色满皇州 春色满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借寇兵,赍盗粮 既来之,则安之 包含万的词语有哪些 敲竹杠 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长地远 糸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包含谁的成语 邈想 奔踶 王基 鱼皮 心字底的字 厂字头的字 安危相易 瞅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