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1:05
临池妙墨出元常,
弄玉娇姿笑柳娘。
吟看屡曾惊太傅,
断弦何必试中郎。
在池边,精妙的墨水流出如元常的作品,
弄玉的娇美身姿让柳娘也忍不住笑。
吟唱时常常令太傅惊叹,
而断弦又何必去试探中郎的技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风格豪放洒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赞美。苏轼在经历了政治的波折后,愈加珍视生活中纯粹的美好,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对优秀才华的钦佩。
这首《题领巾绝句》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首句“临池妙墨出元常”,通过提及王羲之,直接将作品的艺术高度与历史名家相联系,展现了书法的精湛与深远的文化传承。接下来的“弄玉娇姿笑柳娘”则以“弄玉”的形象象征着美丽与优雅,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与艺术的细腻。
中间两句“吟看屡曾惊太傅,断弦何必试中郎”则显现了诗人与历史名人的对话,传达出一种自信与自省的情感。诗人在艺术的追求中,不仅是对过往的缅怀,更是在当下的自我反思。整首诗将对书法的赞美与对美的感悟融为一体,体现了苏轼的艺术品位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艺术与美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苏轼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王羲之
B. 杜甫
C. 李白
D. 白居易
填空题:诗中的“弄玉娇姿笑柳娘”,表达了对__的赞美。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比,苏轼的《题领巾绝句》更加个人化,表现了在艺术创作中对美的主观感受,而《兰亭集序》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惜。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