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中月明夜闻笛

《舟中月明夜闻笛》

时间: 2025-05-06 01:57:05

诗句

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

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05

原文展示

舟中月明夜闻笛 于鹄 〔唐代〕

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 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

白话文翻译

在浦口等待信风,船只移动,芦花在夜色中显得朦胧,江面空旷。 夜深时分,不知何处有人在吹笛,那声音仿佛是从寒冷的水中孤独地吟唱出来。

注释

  • 浦里:指江河的岸边。
  • 移舟:移动船只。
  • 信风:指季节性的风,这里可能指等待适合航行的风。
  • 芦花漠漠:形容芦花在夜色中显得朦胧。
  • 夜江空:夜晚的江面显得空旷。
  • 更深:夜深时分。
  • 孤吟:孤独地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船上听到笛声的情景,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的真实体验,通过夜晚的江景和笛声,表达了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首句“浦里移舟候信风”,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等待适合航行的风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芦花漠漠夜江空”,通过“漠漠”和“空”两个词,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寂静和空旷感。后两句“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以笛声为媒介,将孤独和寒冷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内敛,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浦里移舟候信风:诗人在江边等待适合航行的风,这里的“信风”不仅指自然的风,也可能暗含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2. 芦花漠漠夜江空:夜晚的芦花显得朦胧,江面空旷,营造出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
  3. 更深何处人吹笛:夜深时分,不知何处有人在吹笛,笛声在夜空中回荡,增添了神秘感。
  4. 疑是孤吟寒水中:笛声仿佛是从寒冷的水中孤独地吟唱出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寒冷。

修辞手法

  • 拟人:“疑是孤吟寒水中”中的“孤吟”赋予了笛声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意象:通过“芦花漠漠”、“夜江空”等意象,营造出夜晚的寂静和空旷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夜晚的江景和笛声,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芦花漠漠:象征夜晚的朦胧和寂静。
  • 夜江空:象征空旷和孤独。
  • 孤吟寒水中:象征内心的孤独和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信风”指的是什么? A. 季节性的风 B. 信使 C. 信任的风 D. 信仰的风

  2. 诗中的“孤吟”指的是什么? A. 孤独的吟唱 B. 孤独的吟诗 C. 孤独的吟诵 D. 孤独的吟咏

  3. 诗中的“芦花漠漠”形容的是什么? A. 芦花茂盛 B. 芦花朦胧 C. 芦花稀疏 D. 芦花枯萎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是表达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深沉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是夜晚的思乡之作,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和悲凉。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于鹄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于鹄的诗作。

相关查询

送朱中舍游江东 江湖秋思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入睦州分水路忆刘长卿 赠王八衢 送评事十九叔入秦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 过乌公山寄钱起员外 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起敬 折罗 家破人离 品貌非凡 恋恋难舍 好古 轻开头的成语 牢什古子 瓜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什伍东西 飠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梁木其坏 旌善惩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