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9:35
冬日喜同志宿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相逢话清夜,言实转相知。
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
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
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
在这清冷的冬夜,我们相逢谈心,言语间更加了解彼此。虽然我们讨论的是名声与地位,但更在意的是命运的真相。吟诗时我坐在冰冷的石头上,鸟儿则在风中安睡。离别时我回忆起那位在天台的友人,我们曾约定在烟霞之间再相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日,诗人或是在旅途中遇到旧友,借此机会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命运的感悟。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常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和思考。
《冬日喜同志宿》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与朋友相聚,透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相逢话清夜”,不仅描绘了静谧的夜晚,更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氛围。在谈话中,诗人强调了“言实转相知”,这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是如何加深彼此的理解。
接下来的“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则显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与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追问。这种思考在接下来的意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寒冷的石头与安眠的鸟儿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间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在石上吟唱,似乎在用诗歌对抗严寒的冬夜。
最后的“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一语,带有浓厚的怀旧情感,表达了对曾经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在整个诗中,诗人不仅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深刻反映了对生命与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歌通过冬日的相聚,探讨了友情的珍贵与命运的深刻,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渴望,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夜”指的是:
A. 明亮的夜晚
B. 宁静的夜晚
C. 风雨交加的夜晚
“吟身坐霜石”中的“霜石”指的是什么?
A. 柔软的石头
B. 冷却的石头
C. 被霜覆盖的石头
诗中提及的“天台客”是指:
A. 在天台山的朋友
B. 遇到的陌生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津》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尽管背景不同,但二者在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结构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冬日喜同志宿》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