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山海经·其十

《读山海经·其十》

时间: 2025-04-30 05:19:01

读山海经·其十

诗句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辰 一作: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9:01

原文展示: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魏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白话文翻译:

精卫鸟叼着小木头,想要填平大海。
刑天舞动着斧头,豪情壮志依旧在。
既然同样的事物没有忧虑,化去之后不再后悔。
空设昔日的心愿,美好的时光又怎能等待?

注释:

  • 精卫: 传说中的一种鸟,因溺水而死,发誓要填平大海。
  • 沧海: 指大海,象征着广阔与无边。
  • 刑天: 传说中的神祇,因反抗天帝而被斩首,但依然勇敢地舞动武器。
  • 干戚: 斧和盾,象征战斗和勇气。
  • 猛志: 强烈的志向。
  • 化去: 转化或消失。
  • 昔心: 过去的心愿或情感。
  • 良辰: 美好的时光。

典故解析:

  • 精卫填海: 这个典故源于《山海经》,传说精卫鸟因溺水而死,立志填平大海,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 刑天舞干戚: 刑天是一个典型的反抗者形象,尽管失去了头颅,仍然顽强地攻击敌人,象征着勇气与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隐逸生活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被誉为“田园诗人”。他提倡自然、真实的生活,反对官场的浮华与虚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隐居之后,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所表达的精神与他个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现了对抗逆境和追求理想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卫鸟与刑天的意象,展现了陶渊明对生命斗争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精卫鸟的形象代表了不屈的意志,其对大海的填补象征着对命运的挑战,尽管力量微弱,但其精神却是强大的。刑天的舞动则进一步强调了勇气和斗志,尽管面临困难和失败,但坚定的志向依然闪耀。

全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明。通过“同物既无虑”的叙述,陶渊明似乎在呼唤一种超脱的境界,强调无虑的心态与对生活的态度。而“良辰讵可待”则暗示了时间的宝贵和对理想的追求不应停滞不前,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展示了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 表达了精卫鸟的决心与勇气,尽管力量微小,依然愿意为理想付出努力。
  2.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刑天的形象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强调了即便在逆境中,也要勇敢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3.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 既然面对的事物没有忧虑,那就放下过去的负担,勇敢向前,不必后悔。
  4.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反思过去的心愿,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不应停滞不前。

修辞手法:

  • 比喻: 精卫与刑天的形象比喻了坚持与勇气。
  • 对仗: 诗中句子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赋予精卫鸟和刑天以人类的情感和意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表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理想,就要勇敢追求,时间不可等待,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卫: 象征着坚韧不拔与不屈的斗志。
  • 刑天: 代表勇气与反抗精神。
  • 沧海: 象征着广阔的理想与人生的挑战。
  • 良辰: 代表美好的时光,强调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精卫衔微木”的意象象征了什么?

    • A.无所事事
    • B.勇敢追求理想
    • C.痛苦与绝望
  2. “刑天舞干戚”中的“刑天”是指什么?

    • A.一种鸟
    • B.一个神话人物
    • C.一个英雄
  3. 诗中提到的“良辰”意味着?

    • A. 过去的时间
    • B. 珍贵的时光
    • C. 不可再来的机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将进酒》(李白): 体现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与豪放不羁的精神。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读山海经·其十》: 前者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后者则强调了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激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山海经》: 该书为中国古代神话地理名著,包含丰富的古代传说与文化。
  • 《陶渊明集》: 收录了陶渊明的主要诗作,有助于了解其思想与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有助于提升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相关查询

十二郎 宁士十二弟新婚,余写梅花一幅为颂。又戏咏本事调之 三奠子 都城七夕 三奠子 三奠子 远游 三奠子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三奠子 偶忆 三奠子 三台令 西湖感旧 三台令二首·和石帚师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包含疹的词语有哪些 祈秎 齒字旁的字 黄梅雨 瘦骨嶙嶙 砺兵秣马 走役 包含羽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位居极品 营汛 一时之权 髹器 风发泉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