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9:01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魏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鸟叼着小木头,想要填平大海。
刑天舞动着斧头,豪情壮志依旧在。
既然同样的事物没有忧虑,化去之后不再后悔。
空设昔日的心愿,美好的时光又怎能等待?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隐逸生活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被誉为“田园诗人”。他提倡自然、真实的生活,反对官场的浮华与虚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隐居之后,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所表达的精神与他个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现了对抗逆境和追求理想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精卫鸟与刑天的意象,展现了陶渊明对生命斗争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精卫鸟的形象代表了不屈的意志,其对大海的填补象征着对命运的挑战,尽管力量微弱,但其精神却是强大的。刑天的舞动则进一步强调了勇气和斗志,尽管面临困难和失败,但坚定的志向依然闪耀。
全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明。通过“同物既无虑”的叙述,陶渊明似乎在呼唤一种超脱的境界,强调无虑的心态与对生活的态度。而“良辰讵可待”则暗示了时间的宝贵和对理想的追求不应停滞不前,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展示了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逐句解析: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表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理想,就要勇敢追求,时间不可等待,珍惜当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精卫衔微木”的意象象征了什么?
“刑天舞干戚”中的“刑天”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良辰”意味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