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归园田居·其四

《归园田居·其四》

时间: 2025-08-07 03:48:52

诗句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48:52

原文展示:

归园田居·其四
作者:陶渊明 〔魏晋〕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很久没有游历山林了,闲暇之际在林野中游玩。于是我带着侄子们,踏过荆棘走到荒废的村落。我们在丘陵和垄上徘徊,怀念昔日人们的居住地。井和灶还有遗留的痕迹,桑树和竹子都已枯败。我问一个正在采薪的人,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他告诉我,他们都已去世,不再有了。人生经历了不同的朝代,这句话真是实在。人生就像是梦幻的变化,最终都要归于虚无。

注释:

  1. 浪莽:形容杂草丛生,荒凉的样子。
  2. 披榛:指拨开荆棘,走向荒废的地方。
  3. 依依:指对往昔的怀念和不舍。
  4. 薪者:指采薪的人,作为对话的对象。
  5. 一世异朝市:指人生经历不同的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诗人、隐士,以其田园诗著称,倡导归隐生活,反对官场的浮华和纷扰。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中,反映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旧日生活的怀念。通过描绘荒村的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其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四》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诗中通过对荒村的描写,展现了人世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久未游历山林的遗憾与对自然的渴望,随即引出与侄子们的游玩,体现出诗人与家人亲近的温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将目光投向了荒废的村落,井灶的遗迹和枯败的桑竹,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如今的凋零。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唤起了对昔日生活的追忆,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几句,诗人通过与采薪者的对话,进一步强调了“人生似幻化”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虚无的感悟。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呈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田园图景,深刻体现了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久去山泽游:诗人久未游历山水,表达对自然的思念。
    • 浪莽林野娱:在丛林与野外的嬉戏,体现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情。
    • 试携子侄辈:带着侄子们游玩,显示家庭温暖和人际关系。
    • 披榛步荒墟:拨开荆棘,走向荒废的村落,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寻。
    • 徘徊丘垄间:在丘陵间徘徊,思念过去的生活。
    • 井灶有遗处:旧时生活的痕迹,感慨流逝的时光。
    • 桑竹残朽株:桑树和竹子已枯败,显示世事无常。
    • 借问采薪者:与采薪者对话,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死没无复余:采薪者告知人们已去世,揭示生命的脆弱。
    • 一世异朝市:人生变化无常,强调人生的短暂。
    • 此语真不虚:感叹这句话的真实意义。
    • 人生似幻化:比喻人生如梦般虚幻。
    • 终当归空无:最终都要归于虚无,表达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2. 修辞手法

    • 比喻:人生被比作梦幻,强调其虚无。
    • 对仗:如“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比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通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陶渊明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1. 山泽: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2. 荒墟:代表过去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反映时间的流逝。
  3. 井灶:象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温暖。
  4. 桑竹: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岁月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采薪者”指的是: A. 砍柴的人
    B. 农民
    C. 渔夫
    D. 商人

  2. 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感情是: A. 怀念
    B. 忘记
    C. 忧虑
    D. 无所谓

  3. “人生似幻化”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生美好
    B. 人生短暂
    C. 人生充满希望
    D. 人生有意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2. 《饮酒·其五》 - 陶渊明
  3. 《归园田居·其一》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理想自然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风格上更偏向于静谧与幽远。

参考资料:

  1. 陶渊明《诗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田园诗研究》

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二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泯灭空无。

相关查询

悯交 挽王大夫 挽陈益谦 挽陈西老母 挽陈夫人 玩月 途中寄赵紫芝 途中 同赵紫芝宿翁灵舒所居 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形忘性 閠字旁的字 囊萤映雪 口字旁的字 皮弁素绩 廾字旁的字 包含吾的词语有哪些 相时度力 竖心旁的字 东窜西跳 打圆场 投石超距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箨粉 抱团儿 游开头的成语 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