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人叔从禹峰先生为湖南之游 其一

《夏人叔从禹峰先生为湖南之游 其一》

时间: 2025-07-29 17:35:49

诗句

之子湖南去,扁舟意若何。

白云衡岳满,青草洞庭多。

幕府裁铙曲,迁人依棹歌。

只愁扬子宅,蚤暮少经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35:49

原文展示:

夏人叔从禹峰先生为湖南之游 其一
作者: 郜焕元 〔清代〕

之子湖南去,扁舟意若何。
白云衡岳满,青草洞庭多。
幕府裁铙曲,迁人依棹歌。
只愁扬子宅,蚤暮少经过。

白话文翻译:

这位朋友去湖南游玩,他的心情如何呢?
高高的衡山上云雾缭绕,广阔的洞庭湖绿草如茵。
在幕府(官府)里编排乐曲,迁人(乐师)在船桨旁吟唱。
只担心扬子江边的家,早晚来不及回去。

注释:

  • 之子:指的是“你”,在诗中指代朋友。
  • 扁舟:小船,指诗人所乘之舟。
  • 衡岳:衡山,位于湖南省,是著名的山脉之一。
  • 洞庭:洞庭湖,湖南的一个大湖泊。
  • 幕府:官府或朝廷,诗人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地方政府。
  • 裁铙曲:编排乐曲,铙是一种乐器。
  • 迁人:迁移的人,这里指乐师。
  • 依棹歌:在船桨旁边唱歌。
  • 扬子宅:扬子江边的家,扬子指扬子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郜焕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湖南,因其故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诗作多以山水、游历为主题,语言清新、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诗人受朋友游湖南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对友人旅途的关心,展现了湖南的山水之美。诗中描绘的美景与音乐,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文化的融合追求。

诗歌鉴赏:

全诗以“之子湖南去”开头,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朋友出游的思念与关注。接着,通过对衡岳和洞庭湖的描绘,展现出湖南的自然风光。白云缭绕的衡岳与绿草如茵的洞庭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从“幕府裁铙曲”来看,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结合,乐曲的编排与船上的歌声相得益彰,展现了游人优雅的生活情趣。最后一句“只愁扬子宅,蚤暮少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担忧,同时也隐含了对归家的思念。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出友谊、自然之美及对生活的深刻感受,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之子湖南去:称呼朋友,表达对其的关心。
  2. 扁舟意若何:询问朋友乘船的心情。
  3. 白云衡岳满:描绘衡山的云雾缭绕,气象壮丽。
  4. 青草洞庭多:描写洞庭湖的生机勃勃,绿草如茵。
  5. 幕府裁铙曲:官府中编排乐曲,表现文化生活。
  6. 迁人依棹歌:乐师在船上唱歌,渲染气氛。
  7. 只愁扬子宅:忧虑朋友归家不易,表现对友人的牵挂。
  8. 蚤暮少经过:表明时间紧迫,心中焦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云衡岳满,青草洞庭多”,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依棹歌”,让乐声似乎随波荡漾,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出游的牵挂,展现了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游历的热情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与宁静。
  • 衡岳:代表高远与壮丽。
  • 洞庭:象征生机与富饶。
  • 扁舟:象征旅行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出现在诗中? A. 竹林
    B. 白云
    C. 夕阳

  2. 诗中提到的“衡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
    B. 江西
    C. 广东

  3. 诗人对朋友的心情表现为? A. 忽视
    B. 担忧
    C. 高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表现出自然景观和对旅途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抒情体验。
  • 杜甫的《登高》:虽然也是山水诗,但其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妃袜 昭君曲 王孝子祥 毛女 春侠杂词十二首 贞妇词 与客登望海楼(二首) 用顾松江韵复理贰守并柬雪坡刺史 磔鸩 题芭蕉美人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理赔 包含拷的词语有哪些 不得已而用之 門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内溜 酸毒 唯所欲为 血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言从字顺 耕当问奴 高烧 正多边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