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衣曲

《寄衣曲》

时间: 2025-05-02 18:50:53

诗句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

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0:53

原文展示:

寄衣曲
张籍 〔唐代〕

织素缝衣独苦辛,
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
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
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
征夫身上宜不宜。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辛苦地织素布缝衣,
远道而来的使者要把衣服寄给远征的你。
官府也会寄送衣物,
但最珍贵的还是我亲手为你做的衣服。
高堂中的姑姑年老无子,
无法亲自来到边城探望你。
我殷勤地希望能看到你第一次穿上衣服的样子,
征夫身上这衣服是否合适呢?

注释:

  • 织素:用素布织成的衣服,素布通常是指没有染色的布。
  • 回使:指回来的使者,负责将衣物寄送给远方的征人。
  • 官家:指官府或贵族,代指社会的上层。
  • 妾手:指我的手,强调亲手缝制的珍贵。
  • 高堂姑:指诗人的姑姑,年长且没有儿子,暗示孤独。
  • 征夫:指远征的丈夫或爱人。
  • 宜不宜:合适与否,指衣物是否适合穿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边城”,暗示着古代战争的背景,许多士兵远赴边疆作战,士人和家庭的分离是常见的主题。此诗通过缝制衣物的细节,展现了对征人的思念与牵挂,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希白,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寄衣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许多士兵被征召,家庭因此分离。诗人通过描述女性为远征的爱人缝制衣物的过程,表达对家庭、爱情的思念与关怀。

诗歌鉴赏:

《寄衣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性在远离战斗的爱人时的心理状态。诗人通过织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织素缝衣独苦辛”便将读者引入了这种隐秘而持久的情感之中。女性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选择为征人缝制衣物,表现了她的辛劳与坚定。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可以感受到她的孤独和不安,尤其是在提到“高堂姑老无侍子”时,带出一种对家庭的无奈与思念。

同时,诗的后半部分中“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则表现出一种期待与不安,她渴望看到爱人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却又忧虑其合身与否,体现出一种女性的细腻与关怀。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衣物的关注,更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执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织素缝衣独苦辛:表现女性独自面对艰难的劳动,强调其辛苦。
    • 远因回使寄征人:远道而来的使者将衣物寄送给远征的爱人,透露出思念的距离。
    • 官家亦自寄衣去:官府也会寄送衣物,暗示社会对士兵的关怀。
    • 贵从妾手著君身:强调亲手制作的衣物最为珍贵,反映出深厚的情感。
    • 高堂姑老无侍子:描述了孤独的老姑,增加了诗的悲伤色彩。
    • 不得自到边城里:无法亲自去看望,流露出无奈与无助。
    • 殷勤为看初著时:期待看到爱人穿上衣物,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
    • 征夫身上宜不宜:对衣物合适与否的忧虑,表达了对爱的深切关注。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衣物比作情感的寄托,体现出深厚的情感。
    • 拟人:赋予衣物以情感,表现出对征人的思念。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对爱情和家庭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情感纠葛,表现出一种细腻的关怀与深情。

意象分析:

  • 衣物: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承载着爱的温暖。
  • 边城:象征着战争与分离,代表着对远方的牵挂与忧虑。
  • 高堂姑:象征着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与角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衣曲》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张籍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高堂姑老无侍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与无奈
    • B) 快乐与幸福
    • C) 忧愁与痛苦
    • D) 希望与期待
  3. 诗中“贵从妾手著君身”中的“妾”指的是?

    • A) 媳妇
    • B) 姑姑
    • C) 朋友
    • D) 侍女

答案:

  1. C) 张籍
  2. A) 孤独与无奈
  3. A) 媳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思君》:王之涣的诗作,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情感。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体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张籍的《寄衣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有思念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家庭情感,而后者则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所选择的意象与方式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送大司马王公还河东为李临淮作 其一 读周实丹烈士无尽庵遗集用原作寒夜枯坐韵题后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 其七 采香径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五 送都司邵德章之京师 在家男女恶门诗 壬戌中秋四首 其三 赋得梦中携宝剑 送陈文叔分教融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更换 鼓噪而起 天大地大 鼎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点头之交 通递 二字旁的字 大戏 久归道山 包含房的成语 包含牍的成语 古板 吐盂 零丁孤苦 苦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