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41:25
年年最後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每年最后一次饮酒,已不知不觉间过了七十多年。
经过了十二个春秋,刚刚结束讲学,五千篇道德经书正适合亲近的朋友。
树木经历了寒霜和雪,根基没有虫蛀,船只在风浪中出海,载着的却是空虚的内容。
我自己觉得奇怪,多年来身处异乡,每次都因我们党派的事而归来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和思想深邃著称,擅长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除日》创作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在面对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成就时的复杂心情。
《除日》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通过回望自己的生活,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提到“年年最后饮屠酥”,透露出一种年末的温情与惆怅;而“七十余”则提醒我们,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在教育和道德方面的贡献,通过“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来展示自己一生的努力与追求。
诗中反复提到的“风波”、“霜雪”,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感受的映射,象征着人生中的艰难与坚持。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多年来追求的反思,感慨身在他乡的孤独与归属感的缺失。
总的来说,苏辙在《除日》中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成熟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展开,探讨了个人成就与内心空虚的矛盾,表达了对岁月的珍惜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的《除日》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人生感悟
c) 自然风光
诗中提到的“五千道德”是指什么?
a) 道德经书
b) 诗歌
c) 散文
“木经霜雪根无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幸福生活
b) 坚韧不拔的精神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除日》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