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知己

《送知己》

时间: 2025-05-02 12:08:37

诗句

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

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

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

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37

原文展示:

送知己
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
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
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
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知己的情景。官舍清冷,枕席上溅落的山泉水,药香弥漫在外面,灯光照耀着鹤边。梦里梦到秦地的书籍和印刷,思念着越地的渔船。放下手中的官职,向南归去,前方的波涛路途漫长,已是千山万水。

注释:

  • :指地方政府。
  • 清官舍:清冷的官舍,形容环境的冷清。
  • 枕席:枕头和席子,指床铺。
  • 药气:药香,指外面的药香气息。
  • 灯光到鹤边:灯光照亮了鹤的身旁,可能暗示着孤独或清雅的境界。
  • 印斗:印刷的工具或书籍,表示知识的象征。
  • 思越:思念越地,指对故乡的思念。
  • 掷笏:放下手中的官职,形容要归隐的决心。
  • 波涛路几千:形容南归的路途遥远,充满艰辛。

典故解析:

  • :指秦国,代表了古代的文化与知识。
  • :指越地,传统上与渔船、江湖文化相关,代表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以描写友情、离别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知己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对知己的依依不舍。开头两句描绘了清冷的官舍与温润的山泉,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中间的药气与灯光,象征着生活的清雅与孤独,同时也暗示着作者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则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则是对归隐的决心,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郡清官舍冷:描绘出官舍的清冷,暗示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单。
    • 枕席溅山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 药气来人外:药香的引入,象征着外界的影响,可能暗示着生活的无奈。
    • 灯光到鹤边:灯光照耀着鹤,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
    • 梦秦书印斗:梦中对知识的回忆,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
    • 思越画渔船:思念渔船,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生活的渴望。
    • 掷笏南归去:决意放下官职,追求内心的自由。
    • 波涛路几千:表达归程的遥远,暗示人生旅途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药气”比喻外界的影响。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

意象分析:

  • 山泉: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药气:象征着外界的诱惑与生活的无奈。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孤独。
  • 渔船:象征着自由与流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郡清官舍冷”意指什么?

    • A. 官舍生活繁华
    • B. 官舍环境冷清
    • C. 官舍人声鼎沸
  2. 诗中提到的“掷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追求权力
    • B. 厌倦官职生活
    • C. 期望升迁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洞与王维在送别主题上的相似之处,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意境,而李洞则强调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洞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鸳鸯湖棹歌 其九十九 鸳鸯湖棹歌 其三十五 鸳鸯湖棹歌 其六 土木堡 题南昌铁柱观 南镇 宣府镇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 寄讯龚御史翔麟 送曹侍郎备兵大同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缪 明光宫 祸稔恶盈 池鱼笼鸟 达地知根 矫矫不群 璧奎 势不两全 皿字底的字 求职 无冬无夏 走之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