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29
画堂春(春日)
作者:赵鼎 〔宋代〕
空笼帘影隔垂杨。
梦回芳草池塘。
杏花枝上蝶双双。
春昼初长。
强理云鬟临照,
暗弹粉泪沾裳。
自怜容艳惜流光。
无限思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幽美场景。空荡荡的房间,帘影与垂杨相隔,仿佛置身于梦中,梦里回到了那芳香的草地和池塘。杏花枝上,成双的蝴蝶飞舞,春日的白昼刚刚变长。她努力梳理着头发,在阳光下照耀,泪水悄然打湿了衣裳。她自怜容貌娇美,却又惜别流逝的光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1080年-1160年),字孟頫,号清江,南宋著名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风柔婉,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春天的景象抒发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结合。
《画堂春(春日)》一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柔情与诗人的感伤。诗的开头“空笼帘影隔垂杨”便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梦回芳草池塘”,则把这种情感引入梦境,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沉思。
杏花的绽放和蝴蝶的飞舞象征着生机与爱情,诗中的“春昼初长”恰如人生的春天,充满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变得复杂。尤其是“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一句,展现了女性对美丽的执着与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词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细腻深沉,既有对美好春日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个人流逝时光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爱情与青春
C. 悲伤
“空笼帘影隔垂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兴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C.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赵鼎的《画堂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描绘春天的诗词,但赵鼎更侧重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追忆与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