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岩寺

《寒岩寺》

时间: 2025-05-02 12:07:39

诗句

峭壁插青冥,层岩覆化城。

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

万瓦足云气,四檐无雨声。

丰干不饶舌,此地孰知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39

原文展示:

寒岩寺
作者: 洪适 〔宋代〕

峭壁插青冥,层岩覆化城。
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
万瓦足云气,四檐无雨声。
丰干不饶舌,此地孰知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岩寺的壮丽景色:高耸的峭壁直插青空,重重叠叠的岩石仿佛覆盖着一座城市。在这空旷的环境中,清脆的磬声在空中响起,幽静的地方点亮着智慧的灯光。寺庙的瓦片上积聚着云雾,四周屋檐下却没有雨声。如此丰盛的自然景观,鲜有人知这地方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1. 峭壁:陡峭的山壁。
  2. 青冥:指青色的天空。
  3. 层岩:指重叠的岩石。
  4. 化城:可能是指自然的变化,或隐喻为人间的喧嚣。
  5. 清磬:清脆的磬声。
  6. 慧灯:象征智慧的灯光。
  7. 万瓦:形容寺庙屋顶的瓦片数量众多。
  8. 丰干:丰盛的自然景观。
  9. 饶舌:表示多话或多言。
  10. 孰知名:谁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呢?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寺庙的幽静,反映了诗人对修行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孟坚,号青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受唐诗影响,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寒岩寺》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安慰与寄托。寒岩寺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寻内心平和的理想境界。


诗歌鉴赏:

《寒岩寺》是一首描绘山水与寺庙的诗,诗中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首联“峭壁插青冥,层岩覆化城”以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寒岩寺所处的地理环境,峭壁与层岩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雄伟;而“化城”则给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感,似乎在暗示寺庙的宁静与世俗城市的喧嚣之间的对立。

次联“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气氛,清磬声响清脆悦耳,慧灯明亮,仿佛在引导人们走向内心的智慧与宁静。这里的意象也让人联想到修行的清静与思考的深邃,营造出一种心灵的安宁。

颈联“万瓦足云气,四檐无雨声”展示了寺庙的壮观,瓦片与云气的结合,赋予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美感;而四周的静谧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安宁,反映了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尾联“丰干不饶舌,此地孰知名”则是一种自我反思。尽管这里景色宜人,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这片净土的价值?这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对自然与内心世界认知的思考,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智慧的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峭壁插青冥: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峭壁,突显自然的壮观与神秘。
  2. 层岩覆化城:重重叠叠的岩石,仿佛覆盖了一座城市,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3. 空中清磬发:空中响起清脆的磬声,营造出出世的氛围。
  4. 幽处慧灯明:在幽静的地方,有智慧的灯光闪烁,象征着启迪与思考。
  5. 万瓦足云气:寺庙屋顶的瓦片数量众多,云气缭绕,展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6. 四檐无雨声:四周的宁静,没有雨声,反映了内心的平和。
  7. 丰干不饶舌:丰盛的自然景观,但却少有人提及,暗示对宁静的珍惜。
  8. 此地孰知名:问谁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形成对比。
  • 拟人:通过“慧灯明”表现出智慧的象征。
  • 对仗:上下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山水的描绘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峭壁:象征着坚定与不屈的精神。
  2. 清磬: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启迪。
  3. 慧灯:象征着智慧的光辉,指引人生的方向。
  4. 万瓦:象征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与人文气息。
  5. 丰干:象征自然的富饶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清磬”最能代表什么?
    A. 喧嚣
    B. 宁静
    C. 争吵
    D. 忘却

  2. 填空题:诗中“此地孰知__”表达了对名利的看法。

  3. 判断题:这首诗赞美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隐逸情怀。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山水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洪适《寒岩寺》与王维《鹿柴》的对比:二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洪适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展示了更强烈的山水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洪适的诗歌更为内省,强调个人的思考与感悟;而王维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直接表现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香严) 渔父词(宝公) 渔父词(丹霞) 浣溪沙(妙高墨梅) 西江月 题李愬画像 千秋岁·半身屏外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天骥呈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亥 绘绚 回夺 肝心若裂 斜眼 士字旁的字 犬不夜吠 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拘胁 色字旁的字 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贪如饕餮 浪子宰相 卝字旁的字 包含匀的词语有哪些 咂舌攒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