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招隐

《招隐》

时间: 2025-05-02 03:10:06

诗句

齿发那能敌岁华,早知休去避尘沙。

鬼神只阚高明里,

倚伏不干栖隐家。

陶景岂全轻组绶,留侯非独爱烟霞。

赠君吉语堪铭座,看取朝开暮落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06

原文展示:

招隐 徐夤 〔唐代〕 齿发那能敌岁华,早知休去避尘沙。 鬼神只阚高明里,倚伏不干栖隐家。 陶景岂全轻组绶,留侯非独爱烟霞。 赠君吉语堪铭座,看取朝开暮落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人的牙齿和头发怎能抵挡岁月的流逝,早早知道应该离开尘世的纷扰。 鬼神只会在高明之处窥视,而隐居之地则不受这些祸福的影响。 陶渊明岂会完全轻视官职,张良也不仅仅爱慕山水间的烟霞。 赠给你吉祥的话语可以铭记在心,看着花朵朝开暮落,体会生命的无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齿发:指人的牙齿和头发,比喻人的衰老。
  • 岁华:岁月的流逝。
  • 阚:窥视。
  • 高明:高明之处,指显赫的地位。
  • 倚伏:指祸福相依。
  • 栖隐家:隐居之地。
  • 陶景:指陶渊明,古代著名隐士。
  • 组绶:官职的象征。
  • 留侯:指张良,汉初著名谋士。
  • 烟霞:山水间的景色。
  • 吉语:吉祥的话语。
  • 铭座:铭记在心。

典故解析:

  • 陶景岂全轻组绶:陶渊明曾任官职,后辞官归隐,这里指他并非完全轻视官职。
  • 留侯非独爱烟霞: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选择隐居,这里指他不仅仅爱慕山水间的烟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隐逸、感慨为主。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向往隐逸生活时所作,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的不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齿发那能敌岁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早知休去避尘沙”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后文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的不同,强调了隐居之地的安宁与不受祸福影响的特点。最后通过赠言和观花的意象,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齿发那能敌岁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人的牙齿和头发无法抵挡岁月的流逝。
  2. “早知休去避尘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早早知道应该离开尘世的纷扰。
  3. “鬼神只阚高明里”:鬼神只会在高明之处窥视,指显赫的地位容易受到鬼神的窥视。
  4. “倚伏不干栖隐家”:隐居之地则不受这些祸福的影响,强调了隐居之地的安宁。
  5. “陶景岂全轻组绶”:陶渊明并非完全轻视官职,表达了对官职的复杂情感。
  6. “留侯非独爱烟霞”:张良也不仅仅爱慕山水间的烟霞,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
  7. “赠君吉语堪铭座”:赠给你吉祥的话语可以铭记在心,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8. “看取朝开暮落花”:看着花朵朝开暮落,体会生命的无常,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齿发那能敌岁华”中,用“齿发”比喻人的衰老,用“岁华”比喻岁月的流逝。
  • 对仗:“鬼神只阚高明里,倚伏不干栖隐家”中,“鬼神”与“倚伏”,“高明里”与“栖隐家”形成对仗。
  • 拟人:“鬼神只阚高明里”中,将鬼神拟人化,赋予其窥视的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的不同,强调了隐居之地的安宁与不受祸福影响的特点,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齿发:比喻人的衰老。
  • 岁华:比喻岁月的流逝。
  • 鬼神:象征祸福。
  • 高明里:指显赫的地位。
  • 栖隐家:隐居之地。
  • 组绶:官职的象征。
  • 烟霞:山水间的景色。
  • 吉语:吉祥的话语。
  • 朝开暮落花:象征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齿发那能敌岁华”中的“岁华”指的是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岁月的美丽 C. 岁月的痕迹
  2. 诗中“早知休去避尘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隐逸生活 B. 尘世纷扰 C. 官场生活
  3. 诗中“陶景岂全轻组绶”中的“陶景”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渊明的景色 C. 陶渊明的隐居
  4. 诗中“看取朝开暮落花”表达了什么? A. 对生命的感慨 B. 对花的喜爱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张良的《留侯论》: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徐夤的《招隐》: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加具体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细节,而徐夤的诗则更加抽象地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诗作。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
  • 《张良集》:收录了张良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好事近(和侯监丞) 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 其一 山居 上李丈尚书 饶守陈粹中有诗见留次韵为谢 缺题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栖贤三峡桥次南康守晏德基韵 七夕 落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流谦 公子哥儿 包含俘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疑案 月字旁的字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圜钟 辰字旁的字 入室升堂 反犬旁的字 通梦 山枯石死 星途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