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慈云四景甘露泉

《慈云四景甘露泉》

时间: 2025-05-07 22:13:33

诗句

阶下有龙潭,一泓寒且碧。

不须抚两掌,流出仙人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33

原文展示

慈云四景甘露泉
作者: 苏轼 〔宋代〕

阶下有龙潭,一泓寒且碧。
不须抚两掌,流出仙人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丽的龙潭,潭水清澈寒冷,呈现出碧蓝色的景象。诗人不需要用手去触摸水面,水流便自然地流出如仙人所饮的甘露般的液体。

注释

  • 阶下:台阶下。
  • 龙潭:传说中有龙居住的水潭,寓意神秘和灵性。
  • 一泓寒且碧:一池水既寒冷又清澈。
  • :轻轻地触摸。
  • 仙人液:仙人饮用的甘露,象征着清甜和珍贵的饮品。

典故解析

“龙潭”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用来描述神秘的水域,传说中常有仙人和龙的故事,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外,甘露在古代被视为天降之物,常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苏东坡”。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内容广泛,涵盖山水、田园、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寓居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黄州的自然景色令人陶醉,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慈云四景甘露泉》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龙潭,浑然天成,水色碧绿,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水的清凉。诗人通过简单的描写,表现出水的灵动与清新,传递出一种宁静的心灵状态。

通过“不须抚两掌”,诗人表达了对龙潭水的信任与亲近,似乎是水自有其灵性,流出的是一种仙人般的甘露。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体现了苏轼对高洁人生态度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安逸,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阶下有龙潭:直接描绘了地点,设定了场景。
    • 一泓寒且碧:通过颜色和温度的对比,增强了潭水的清澈和凉意。
    • 不须抚两掌:表现了水的神奇,暗示自然的馈赠。
    • 流出仙人液:用“仙人液”来形容水,提升了水的价值感,寓意着纯净和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仙人饮用的液体,突显其珍贵。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喧嚣世界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龙潭:象征着灵性与神秘,代表了大自然的美丽。
  • 寒且碧:清澈的水象征着纯净与生机。
  • 仙人液:象征着高尚和不凡,暗示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一泓寒且碧”中,“寒且碧”形容的是?

    • a) 天空
    • b) 龙潭
    • c) 山石
    • d) 植物
  3. 诗中提到的“仙人液”象征什么?

    • a) 普通饮水
    • b) 珍贵的饮品
    • c) 酒
    • d) 食物

答案

  1. c) 苏轼
  2. b) 龙潭
  3. b) 珍贵的饮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另一首描绘自然的诗作,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慈云四景甘露泉》与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但苏轼更侧重于水的清澈与神秘,而王维则通过山与水的结合展现一种深远的意境。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相关查询

霜天晓角·香莓幽径滑 水龙吟·送万信州 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 永遇乐(林钟商过李氏晚妆阁,见壁间旧所题词,遂再赋)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应天长(夷则商吴门元夕) 浣溪沙(仲冬望后,出迓履翁,舟中即兴)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乌夜啼(桂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以刺世事 立刀旁的字 贪痴 齿字旁的字 养鋭 片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包含委的词语有哪些 侍坐 护岸林 隐姓埋名 啸傲林泉 循名督实 贯朽粟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