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怀

《咏怀》

时间: 2025-05-10 07:58:34

诗句

岁去年来尘土中,眼看变作白头翁。

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8:34

原文展示:

岁去年来尘土中,
眼看变作白头翁。
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白话文翻译:

过去的一年在尘土中度过,
眼看着自己已经变成白发的老人。
怎样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计划呢?
只有两顷的村田和一亩的宫室。

注释:

  • 岁去年来:意指过去的一年,时间流逝。
  • 尘土中:形容生活在世俗的烦恼与喧嚣中。
  • 白头翁:指年老的人,白发苍苍的老人。
  • 如何办得:如何能做到,怎样才能。
  • 归山计:回归山林的计划,隐居。
  • 两顷村田:两顷的农田。
  • 一亩宫:一亩的居所,可能指简陋的住所。

典故解析:

“白头翁”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形容老年人,寓意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常与隐逸、归隐的主题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关心社会,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和生活状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怀》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岁去年来尘土中”直入主题,展现了生活的平淡与无奈。在“眼看变作白头翁”中,诗人感叹自己已是白发苍苍,展现了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失落。这种情感在古代诗歌中并不鲜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后两句则引出了诗人的归隐愿望,“如何办得归山计”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出一种无力感。尽管有田有居,但归隐的理想似乎难以实现,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层层深入,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去年来尘土中

    •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平凡与琐碎。
  2. 眼看变作白头翁

    • 白发象征着老去,诗人直面自己的衰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3. 如何办得归山计

    • 提出归隐的愿望,但同时也流露出无奈。
  4. 两顷村田一亩宫

    • 具体的土地与房屋象征着简单的生活,却难以实现归隐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村田”和“宫”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隐喻:白头翁隐喻衰老与无奈,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意象分析:

  • 尘土:象征世俗的烦恼与生活的琐碎。
  • 白头翁:代表衰老与无奈。
  • 村田:象征着归隐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头翁”是指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D. 小孩

  2. 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非常渴望
    B. 毫不在意
    C. 完全放弃
    D. 充满信心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咏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更加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显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久雨初霁书所寓壁 上都道中 冬夜早起 晨起 惜鹤十首 其四 忆鹤 惜鹤十首 其三 挽鹤 惜鹤十首 其二 病鹤 惜鹤十首 晚霁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鹰头之蝇 外祖 采字旁的字 字舞 包含泣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包含矞的词语有哪些 时苗留犊 开心见胆 三日仆射 隶字旁的字 遇水叠桥 豆字旁的字 用非其人 不知权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缮甲厉兵 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